古诗句

草色户庭间

诗句
草色户庭间
拼音
 cǎo sè hù tíng jiān
平仄
仄仄仄平平
韵脚
上平十五删、去声十六谏
上一句
蛙声篱落下
下一句
好是经过处

「草色户庭间」出自:《过贾岛野居》

青门坊外住,行坐见南山。此地去人远,知君终日闲。
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好是经过处,唯愁暮独还。

「草色户庭间」作者:

张籍(768─830),字文昌,原籍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后移居和州(今安徽省和县)。贞元十四年进士,曾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官职。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张籍早年生活贫苦,后来官职也较低微。他所生活的时代,正是代宗李豫、德宗李…

「草色户庭间」辞典释义

◎ 草的意思

【申集上 • 艸】草·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6

〔古文〕屮【唐韻】采老切【集韻】在早切【韻會】【正韻】采早切,音懆。【說文】作艸,百卉也。經典相承作草。【書·禹貢】厥草惟繇。【詩·小雅】在彼豐草。【禮·祭統】草艾則墨,未發秋政,則民弗敢草也。【註】草艾,謂艾取草也。【論衡】地性生草,山性生木。【大戴禮·易本命】食草者善走而愚。
【史記·陳丞相世家】惡草具進。【註】草,粗也。
【篇海】苟曰草草。【春秋·隱四年】公及宋公遇于淸。【註】遇者草次之期,二國各其禮也。【疏】草次,猶造次也。
【詩·小雅】勞人草草。【傳】草草,勞心也。
【易·屯卦】天造草昧。【疏】言天造萬物于草創之始。
【前漢·淮南王傳】常召司馬相如等視草廼遣。【註】謂爲文之草藳。【百官志註】一曹有六人,主作文書起草。【後漢·寵傳】蕭何草律。
【魏志·衞覬傳】覬好古文,隷、草無所不善。
姓。【正字通】草中。
【韻補】脞五切,徂上聲。【徐幹·齊都賦】焚梗林,燎圃草。
此苟切,凑上聲。【邊讓·章華賦】攜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嬙之素肘。形便纖以嬋娟兮,若流風之靡草。
【說文】自保切,音皁。草斗,櫟實也,一曰橡斗子。【徐鉉曰】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別作皁字,爲黑色之皁。案櫟實可染白爲黑,故曰草,通用。今俗書或从白从十,或从白从七,皆無意義。

◎ 色的意思

【未集下 • 色】色·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0

〔古文〕【廣韻】所力切【集韻】【韻會】殺測切,音嗇。【說文】顏氣也。人之憂喜,皆著於顏,故謂色爲顏氣。【禮·玉藻】色容莊。【汲冢周書】喜色油然以出,怒色厲然以侮,欲色嫗然以愉,懼色薄然以下,憂悲之色瞿然以靜。【後漢·嚴光傳】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註】以形貌求之也。
采色。【書·臯陶謨】以五采彰施于五色。【註】五色,靑黃赤白黑也。【左傳·桓二年】五色比象,昭其物也。
色慾。【書·五子之歌】內作色荒。【傳】色,女色。【禮·坊記】諸侯不下漁色,故君子遠色,以爲民紀。
物景亦曰色。【莊子·盜跖篇】車馬有行色。【潘岳·關中詩】重圍克解,危城載色。豈曰無過,功亦不測。【註】載色,猶言有生氣起色也。
【公羊傳·哀六年】色然而駭。【註】驚貌。
【詩·魯頌】載色載笑。【傳】色,溫潤也。
【戰國策】怒於室者色於市。【註】色,作色也。
祕色。【高齋漫錄】世言祕色,磁器。錢氏有國時,越州燒進爲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祕色。
【博雅】色,縫也。

◎ 户庭的意思

⒈  户外庭院。亦泛指门庭、家门。

《易·节》:“不出户庭,无咎。”
朱熹 本义:“户庭,户外之庭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观万古如同日,知八荒若户庭。”
南朝 宋 鲍照 《浔阳还都道中》诗:“未尝违户庭,安能千里游?”
唐 李频 《府试老人星见》诗:“良宵出户庭极目向青冥。”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故西人於水,则轮船无所不通,五洋四海,恍若户庭;万国九洲,儼同闤闠。”

◎ 间的意思

【戌集上 • 門】间·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4

〔古文〕【唐韻】古閑切【集韻】【韻會】居閑切【正韻】居顏切,音蕑。【說文】隙也。从門从月。會意,亦形。【徐鍇曰】門夜閉。閉而見月光,是有閒也。【禮·樂記】一動一靜者,天地之閒也。【莊子·山木篇】周將處夫材不材之閒。
【史記·郭解傳】洛陽人有相讐者,邑中賢豪,居閒以十數,終不聽。【註】居中爲他道和輯之。【周語】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於戎、翟之閒。
容也。【禮·文王世子】凡待坐於大司成者,遠近閒三席。【註】閒,猶容也。【前漢·文帝紀】願請閒。【師古註】閒,容也。猶今言中閒也。請容暇之頃,當有所也。
也。【釋名】閒,也。事功省也。
車聲也。【詩·小雅】閒關車之兮。【傳】閒關,設聲也。
黃閒,弩名。【前漢·李廣傳】射以大黃。【註】黃肩弩。晉灼曰:卽黃閒,大黃,其大者也。
地名。【春秋·昭二十二年】大蒐于昌閒。
人名。【史記·項羽紀】田角弟田閒,故齊將。
【樂毅傳】以樂毅子閒爲昌國君。【註】閒,紀閒反。
【集韻】【韻會】何閒切【正韻】何艱切,音閑。【集韻】安也。【詩·周南·窈窕淑女傳】言后妃有關雎之德,是幽閒貞專之善女。【朱傳】有幽閒貞靜之德。【左傳·僖三十三年】皇武子曰:吾子取其麋鹿,以閒敝邑,若何。【周禮·地官·旅師】掌聚野之耡粟、屋粟、閒粟。【註】閒民無職事者所出。【釋文】音閑。【禮·王制】其餘以祿士,以爲閒田。【史記·信陵君傳】侯生乃屛人閒語。【註】閒音閑。謂靜語也。
【司馬相如傳】雍容閒雅,甚都。【註】韋昭曰:閒,讀曰閑。
也。【禮·曲禮】少閒願有復也。【註】言欲須少空閒,有所白也。
【廣韻】近也。【左傳·成十六年】以君之靈,閒蒙甲冑。【註】閒,猶近也。
【廣韻】古莧切【集韻】居莧切【韻會】居諫切【正韻】居晏切,音襉。【爾雅·釋詁】代也。【書·立政】相我受民,和我庶獄庶愼,時則勿有閒之。【傳】閒,代也。【詩·周頌】皇以閒之。【儀禮·燕禮】乃閒歌魚麗,笙由庚。
【爾雅·釋言】俔也。【註】左傳謂之諜。今之細作也。【釋文】閒音諫。
【博雅】䛼也。【釋文】卽謗之。
【廣韻】厠也。【易·屯卦註】固志同好,不容他閒。正義曰:閒者,厠也。五應在二,是堅固其志,在於同好,不容他人閒厠其閒也。【左傳·隱三年】石碏曰:遠閒親,新閒舊。【釋文】閒,閒厠之閒。
迭也。【書·益稷】笙鏞以閒。【傳】閒,迭也。【疏】更迭閒厠,相代之義,故閒爲迭也。吹笙擊鐘,更迭而作。
隔也。【前漢·楚元王傳】或脫,或閒編。【註】閒,古莧反。謂舊編爛絕,就更次之,前後錯亂也。【韋成傳】閒歲而祫。【註】閒歲,隔一歲也。
與也。【左傳·莊十年】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鄕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閒焉。【註】閒,猶與也。
空也。【前漢·高帝紀】步從閒道走軍。【註】閒,空也。投空而行,不公顯也。
離也。【晉語】且夫閒父之愛,而嘉其貺。【註】閒,離也。
遠也。【淮南子·俶眞訓】溝中之斷,則醜美有閒矣。【註】閒,遠也。
非正色曰閒。【詩·衞風·綠兮衣兮傳】綠,閒色。
【廣韻】瘳也。【正字通】病恆在身,無少空,今病旣損有空,故謂病瘳爲閒也。
送也。
【正字通】非訾,亦曰閒。
致曰閒。【左傳·定四年】閒王室。
以計愚敵曰反閒。孫子兵法,反閒者,因敵閒而用之也。
地名。【戰國策】割河閒以事秦。【註】閒音諫。趙地。
【集韻】賈限切,音。地名。引春秋,大蒐于昌閒。◎按陸德明音義,閒如字,無作上聲讀者。未知集韻何據。
【博雅】閒,覗也。【釋文】閒,孤限切。覗,音司。
【集韻】下瞎切,音。【爾雅·釋詁】代也。施乾讀。
【韻補】叶音巾。【高彪詩】人有計策,六奇五閒。總兹三事,謀則咨詢。

总述:诗句草色户庭间出自《过贾岛野居》。作者是唐朝诗人张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