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杨柳枝五首

唐代 · 牛峤
解冻风来末上青,解垂罗袖拜卿卿。
无端袅娜临官路,舞送行人过一生。
吴王宫里色偏深,一簇纤条万缕金。
不愤钱塘苏小小,引郎松下结同心。
桥北桥南千万条,恨伊张绪不相饶。
金羁白马临风望,认得羊家静婉腰。
狂雪随风扑马飞,惹烟无力被春欺。
莫交移入灵和殿,宫女三千又妒伊。
袅翠笼烟拂暖波,舞裙新染麴尘罗。
章华台畔隋堤上,傍得春风尔许多。
(0)
纠错/补充

杨柳枝五首翻译和注释

译文

吴王宫里色偏深,一簇纤条万缕金。
昔日的吴王宫里,柳色总比别处深,一簇簇鹅黄的细丝,如阳光洒下万缕黄金。

不愤钱塘苏小小,引郎松下结同心。
不服那钱塘的苏小小,她为什么哟,偏偏要去松树下,与情郎缔结同心。

参考资料:

1、钱国莲 等.花间词全集: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73-742、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222-2233、陈如江.花间词: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85-86

注释

吴王宫里色偏深,一簇(cù)纤条万缕(lǚ)金。
吴王宫:此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造的馆娃宫,今江苏苏州西南灵岩山上有灵岩寺,即其故址。色偏深:指柳树多而色浓郁。万缕金:指柳枝上初发嫩芽,似万缕金黄。

不愤钱塘苏小小,引郎松下结同心。
不愤:不平,不服气。苏小小,南齐时钱塘名妓,才倾士类,容华绝世,其家院多柳。

参考资料:

1、钱国莲 等.花间词全集: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73-742、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222-2233、陈如江.花间词: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85-86

赏析

吴王宫里色偏深,一簇纤条万缕金。
不愤钱塘苏小小,引郎松下结同心。

  这首词是借柳咏情。一、二句写柳色,一簇簇,一条条,如缕如金,形象娩媚。三、四句是借题发挥,写柳色与松色一样,而苏小小偏偏要在松下与郎定情,却不在柳下,对此,一般有情之物都将怪怨苏小小厚此薄彼。而词中的柳却“不愤”,可见柳之宽厚温柔,能对苏小小之情的体谅。从咏柳中,也称道了人的情操。

  此词提到馆娃宫和苏小小,周啸天教授认为是说苏州之柳胜于钱塘,似乎与白居易的《杨柳枝》词唱着反调。前两句是说吴王宫柳非常繁富。后两句是说,要是钱塘的柳色更好,苏小小就不会约郎到松柏之下去“结同心”了。周啸天把“不愤”解为不服,认为词人是根据古乐府《苏小小歌》,对白词进行了反讽,词意是说苏州宫柳胜于杭州。

  不过,这首词的意味还不止于此。它留有丰富的想象余地。杨柳枝柔,本来是可以绾作同心结的,但苏小小却和她的情人为何不来柳下。刘禹锡《杨柳枝》“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原来柳下结同心,乃有与情人分别的寓意。而松柏岁寒后凋,是坚贞不渝的象征,自然情人们愿来其下结同心而作山盟海誓了。如果作者有将宫柳暗喻宫人之意的话,那么“不愤钱塘苏小小,引郎松下结同心”就不但不是贬抑,反倒是是羡慕乃至嫉妒了。

参考资料:

1、钱国莲 等.花间词全集: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73-74

杨柳枝五首拼音版

jiě dòng fēng lái mò shàng qīng, jiě chuí luó xiù bài qīng qīng. br br wú duān niǎo nuó lín guān lù, wǔ sòng xíng rén guò yī shēng. br br wú wáng gōng lǐ sè piān shēn, yī cù xiān tiáo wàn lǚ jīn. br br bù fèn qián táng sū xiǎo xiǎo, yǐn láng sōng xià jié tóng xīn. br br qiáo běi qiáo nán qiān wàn tiáo, hèn yī zhāng xù bù xiāng ráo. br br jīn jī bái mǎ lín fēng wàng, rèn de yáng jiā jìng wǎn yāo. br br kuáng xuě suí fēng pū mǎ fēi, rě yān wú lì bèi chūn qī. br br mò jiāo yí rù líng hé diàn, gōng nǚ sān qiān yòu dù yī. br br niǎo cuì lóng yān fú nuǎn bō, wǔ qún xīn rǎn qū chén luó. br br zhāng huá tái pàn suí dī shàng, bàng dé chūn fēng ěr xǔ duō. br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杨柳枝五首作者

牛峤(生卒年不详),字松卿,一字延峰,陇西(今甘肃西部)人,唐宰相牛僧孺之孙。唐僖宗乾符元年进士,历任拾遗,补尚书郎。王建立后蜀,牛峤任判官、给事中等职,故后人又称「牛给事」。牛峤博学有文才,诗学李贺,尤其以词闻于世,原有《歌诗集》三卷,不传。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