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霜清天北门
- 拼音
- shuāng qīng tiān běi mén
- 平仄
- 平平平仄平
- 韵脚
- 上平十三元
- 上一句
- 持斧冠三军
- 下一句
- 差池宰两邑
「霜清天北门」出自:《赠宣城赵太守悦》
六国扬清风,英声何喧喧。大贤茂远业,虎竹光南藩。
错落千丈松,虬龙盘古根。枝下无俗草,所植唯兰荪。
忆在南阳时,始承国士恩。公为柱下史,脱绣归田园。
伊昔簪白笔,幽都逐游魂。持斧冠三军,霜清天北门。
差池宰两邑,鹗立重飞翻。焚香入兰台,起草多芳言。
夔龙一顾重,矫翼凌翔鹓.赤县扬雷声,强项闻至尊。
惊飙颓秀木,迹屈道弥敦。出牧历三郡,所居猛兽奔。
迁人同卫鹤,谬上懿公轩。自笑东郭履,侧惭狐白温。
闲吟步竹石,精义忘朝昏。憔悴成丑士,风云何足论。
猕猴骑土牛,羸马夹双辕。愿借羲皇景,为人照覆盆。
溟海不振荡,何由纵鹏鲲。所期玄津白,倜傥假腾鶱.
「霜清天北门」作者: 李白
「霜清天北门」辞典释义
◎ 霜的意思
【戌集中 • 雨】霜·康熙筆画:17·部外筆画:9
【唐韻】所莊切【集韻】【韻會】【正韻】師莊切,音驦。【玉篇】露凝也。【釋名】其氣慘毒,物皆喪也。【大戴禮】陽氣勝,則散爲雨露。隂氣勝,則凝爲霜雪。【易·坤卦】履霜堅冰至。【詩·秦風】白露爲霜。
又【字彙補】國名。【西域記】屈霜國。又姓。見【姓苑】。又【正字通】歷年曰霜。【李白詩】陛下之壽三千霜。又【集韻】【類篇】色壯切,音孀。隕霜,殺物也。或作灀。【潘岳·馬汧督誄】馬生爰發,在險彌亮。精貫白日,猛烈秋霜。◎ 清的意思
【丑集上 • 囗】清·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8
【唐韻】七情切【集韻】親盈切,音淸。【說文】厠淸也。【徐鍇曰】厠古謂之淸者,言汚穢常當淸除也。【博雅】圂厠也。【釋名】雜也,言人雜厠其上也。
又【集韻】倉經切,音靑。義同。◎ 天的意思
【丑集下 • 大】天·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1
〔古文〕兲【唐韻】【正韻】他前切【集韻】【韻會】他年切,腆平聲。【說文】顚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白虎通】鎭也,居高理下,爲物鎭也。【易·說卦】乾爲天。【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荀子曰:天無實形,地之上至虛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別無天。【程子遺書】天之蒼蒼,豈是天之形。視下亦復如是。【張子正蒙】天左旋,處其中者順之,少遲則反右矣。【朱子·語類】離騷有九天之說,諸家妄解云有九天。據某觀之,只是九重。蓋天運行有許多重數,裏面重數較軟,在外則漸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裏轉得愈緊矣。○按天形如卵白。細察卵白,其中之絪縕融密處確有七重,第八重白膜稍硬,最後九重便成硬殻。可見朱子體象造化之妙。今西洋曆說,天一層緩似一層,此七政退旋,所以有遲速也。
又星名。【爾雅·釋天】天,根氐也。【周語】天根見而水涸。又古帝號。葛天氏,見【疏仡紀】。又神名。【山海經】形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乃以乳爲目,臍爲口,操干戚以舞。形一作。【陶潛詩】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或作獸名,非。又地名。【蜀地志】蜀卭僰山後四野,無晴日,曰漏天。【杜甫詩】地近漏天終歲雨。又山名。【九州要記】凉州古武城有天山,黃帝受金液神丹于此。一曰在伊州。【註】天山,卽祁連山。又天,樂名。鈞天廣樂,見【史記·趙世家】。又署名。【唐六典】內閣惟祕書閣,宏壯曰木天。今翰林院稱木天署。又景天,草名。【陶弘景曰】以盆盛,置屋上,辟火灾。又髡。【易·暌】其人天且劓。又姓。漢長社令天高。見【姓苑】。○按先韻,古與眞文通,故天字皆从鐵因反。考之經史皆然,惟《易》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與庚靑通耳。《正字通》謂,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字音必不可僭易攺叶,所論頗正大。,武后所造天字,似篆文天。◎ 北门的意思
⒈ 北向的门。
引《诗·邶风·北门》:“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窶且贫,莫知我艰。”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阿师当向北门出入,南衙宰相往来,勿犯也。”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一章:“延安 北门外, 王家坪 村边,站着许多威严的哨兵。”⒉ 喻指北部边防要地。 《隋书·贺娄子干传》:“自公守北门,风尘不警。
引突厥 所献,还以赐公。”
唐 翁绶 《雨雪曲》:“一自塞垣无 李 蔡,何人为解北门忧。”
明 何景明 《点兵行》:“边头城堑谁营屯,遂使犬羊窥北门。”⒊ 唐 宋 学士院在禁中北门,因以为学士院的代称。
引宋 苏轼 《上清储祥宫碑》:“臣以书命,待罪北门。记事之成,职也,然臣愚,不知宫之所以废兴,与凡材用之所从出,敢昧死请。”
宋 岳珂 《桯史·叶少蕴内制》:“石林 叶少藴 在北门,微闻当遂使为相,惧当视草,不能自免,出语沮之。”⒋ 指翰林学士。参见“北门学士”。
引明 陈皋谟 《环县城远眺》诗:“经略久寒 西夏 胆,安危深仗北门才。”
⒌ 指 唐 代禁军的北衙。
引《新唐书·兵志》:“及 贞观 初, 太宗 择善射者百人,为二番於北门长上,曰‘百骑’,以从田猎。”
“北门”之名由此。 《资治通鉴·唐中宗神龙元年》:“今天诱其衷,北门、南牙,同心协力,以诛凶竖,復 李氏 社稷,愿殿下蹔至 玄武门 以副众望。”
胡三省 注:“南牙谓宰相,北门谓羽林诸将。”⒍ 《诗·邶风》篇名。序谓“《北门》,刺士不得志也”。后因用以喻士之不遇。
引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李弘度 常叹不被遇……曰:‘《北门》之叹,久已上闻。穷猿奔林,岂暇择木!’”
唐 李白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诗:“斗酒满四筵,歌啸 宛溪 湄。君携 东山 妓,我咏《北门》诗。”
明 陈宗之 《汉道》诗:“寧无《北门》嘆,要自秉固穷。”⒎ 复姓。 《左传》有 北门驷,《尸子》有 北门子,《庄子》有 北门成。见《通志·氏族三》。
总述:诗句霜清天北门出自《赠宣城赵太守悦》。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