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凡鳞不敢吞香饵
- 拼音
- fán lín bù gǎn tūn xiāng ěr
- 平仄
- 平平仄仄平平仄
- 韵脚
- 去声四寘
- 上一句
- 碧池春暖水溶溶
- 下一句
- 知是君王合钓龙
「凡鳞不敢吞香饵」出自:《元宗钓鱼无获,进诗》
玉甃垂钩兴正浓,碧池春暖水溶溶。
凡鳞不敢吞香饵,知是君王合钓龙。
凡鳞不敢吞香饵,知是君王合钓龙。
「凡鳞不敢吞香饵」作者: 北朝乐府
「凡鳞不敢吞香饵」辞典释义
◎ 凡的意思
【子集下 • 几】凡·康熙筆画:3·部外筆画:1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符咸切,音帆。【說文】最括也。【玉篇】非一也。【廣韻】常也,皆也。【正韻】大槪也。
又【前漢·揚雄傳】請略舉凡。【註】師古曰:凡,大指也。【杜預·左傳序】發凡以言例。又【玉篇】計數也。【前漢·石奮傳】凡號奮爲萬石君。【註】師古曰:凡,最計也。總合其一門,計五人爲二千石,故號萬石君。又最凡,諸凡之最目也。【周禮·天官·司會註】書謂簿書,契其最凡也。【小宰疏】凡要亦是簿書,如今印契,其凡目所最處印之。又輕微之稱。【廣韻】凡,輕也。【孟子】待文王而後興者,凡民也。又國名。在濬州。【春秋·隱七年】天王使凡伯來聘。【左傳·僖二十四年】凡蔣郉茅胙祭周公之胤也。又姓。【韻會】周公凡伯之後。又叶符筠切。【崔駟達旨】高樹靡隂,獨木不林。隨時之宜,道貴從凡。【註】凡,常也。◎ 鳞的意思
【亥集中 • 魚】鳞·康熙筆画:23·部外筆画:12
【廣韻】力珍切【集韻】【韻會】【正韻】離珍切,音鄰。【說文】魚甲也。【玉篇】魚龍之鱗也。【周禮·地官·大司徒】其動物宜鱗物。【註】鱗,龍之屬。【禮·月令】其蟲(鱗。【註】)龍蛇之屬。【淮南子·地形訓】凡鱗者,生於庶魚。
又【正字通】雙鱗魚,產湖廣石門縣東陽山水中,鱗有兩重,與諸魚別,味肥(美。)又姓。【左傳·文十六年】鱗鱹爲司徒。【類篇】或作䰼。此條有四字脫落,包括一個空格。今補於()中。◎ 不敢的意思
⒈ 谓没胆量,没勇气。亦表示没有胆量做某事。
引《孟子·公孙丑下》:“我非 尧舜 之道,不敢以陈於王前。”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主人愿少留,延入陈壶觴。卑贱不敢辞,忽忽心如狂。”⒉ 指没有胆量做某事。
引许地山 《缀网劳珠》:“可敬的妇人,我所做一切的事都是伤害我的身体和你我二人的感情,此后我再不敢了。”
⒊ 方言。不要。
引《秧歌剧选·惯匪周子山》:“闹革命是咱穷人翻身嘛,要齐心的闹,可不敢一说话就瞪眼,有事众人好好价讨论嘛。”
杜鹏程 《延安人》:“你出去看看,我老觉乎着仓库不安全,可不敢失了火!”⒋ 谦词。犹不敢当。
引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这是敝友 河南 侯朝宗,当今名士,久慕清谈,特来领教。﹝丑﹞不敢,不敢!请坐献茶。”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贵姓?不敢,姓 盛。”◎ 吞的意思
【丑集上 • 口】吞·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4
【唐韻】吐根切【集韻】【韻會】他根切,音。【說文】咽也。【司馬相如·子虛賦】吞若雲夢者八九。
又【廣韻】吞,滅也。【增韻】幷包也。【戰國策】隂謀有吞天下之心。又【廣韻】他前切【集韻】他年切,音天。姓也。漢有吞景雲。又【集韻】咽也。【穀梁傳·隱三年註】其所吞咽者,壤入於內。【釋文】吞,敕恩反。又音天。【王筠詩】桓桓信無敵,堂堂寧有前。九圻良易舉,八荒安足吞。◎ 香饵的意思
⒈ 渔猎所用之诱饵。
引汉 桓宽 《盐铁论·褒贤》:“香饵非不美也,龟龙闻而深藏,鸞凤见而高逝。”
唐 李群玉 《放鱼》诗:“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銛鉤。”
《武王伐纣平话》卷中:“姜尚 因命守时,直钩钓 渭水 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⒉ 比喻引诱人上圈套的事物。
引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是以古之人,知酒肉为甘鴆,弃之如遗;识名位为香饵,逝而不顾。”
《新民晚报》1991.12.1:“‘只要价钱合适,可以买进这个数--’战友抛出了‘香饵’,伸一只巴掌,‘50台!’ 小王 将一只装满钞票的密码箱往桌上一堆。”
总述:诗句凡鳞不敢吞香饵出自《元宗钓鱼无获,进诗》。作者是唐朝诗人李家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