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霜清野翠浓
- 拼音
- shuāng qīng yě cuì nóng
- 平仄
- 平平仄仄平
- 韵脚
- 上平二冬
- 上一句
- 冰结泉声绝
- 下一句
- 篱边颍阳道
「霜清野翠浓」出自:《寄刘方平大谷田家》
故山闻独往,樵路忆相从。冰结泉声绝,霜清野翠浓。
篱边颍阳道,竹外少姨峰。日夕田家务,寒烟隔几重。
篱边颍阳道,竹外少姨峰。日夕田家务,寒烟隔几重。
「霜清野翠浓」作者: 皇甫冉
「霜清野翠浓」辞典释义
◎ 霜的意思
【戌集中 • 雨】霜·康熙筆画:17·部外筆画:9
【唐韻】所莊切【集韻】【韻會】【正韻】師莊切,音驦。【玉篇】露凝也。【釋名】其氣慘毒,物皆喪也。【大戴禮】陽氣勝,則散爲雨露。隂氣勝,則凝爲霜雪。【易·坤卦】履霜堅冰至。【詩·秦風】白露爲霜。
又【字彙補】國名。【西域記】屈霜國。又姓。見【姓苑】。又【正字通】歷年曰霜。【李白詩】陛下之壽三千霜。又【集韻】【類篇】色壯切,音孀。隕霜,殺物也。或作灀。【潘岳·馬汧督誄】馬生爰發,在險彌亮。精貫白日,猛烈秋霜。◎ 清野的意思
⒈ 作战时,暂时转移周围的人口、牲畜、财物、粮食,清除附近的房屋、树木等,使敌人无所获取。
引《后汉书·鲜卑传》:“元初 二年秋, 辽东 鲜卑 围 无虑县,州郡合兵固保清野, 鲜卑 无所得。”
李贤 注:“清野谓收敛积聚,不令寇得之也。”
唐 陈子昂 《答韩使同在边》诗:“连兵屯北地,清野备 东胡。”
宋 范仲淹 《论西事札子》:“若寇至,使边城清野,不与大战。”
毛泽东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七章第一节:“在反对敌人的工作中,地方戒严和可能程度的坚壁清野两事是重要的。前者为了镇压 汉 奸,并使敌人得不到消息;后者为了协助作战(坚壁),并使敌人得不到粮食(清野)。”⒉ 犹清跸或清道。
引南朝 梁简文帝 《<南郊颂>序》:“日惟辛卯,特有事於南郊,甸师清野,封人壝宫。”
⒊ 清旷的原野。
引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获水》:“其楼之侧,襟 汳 带 泗,东北为二水之会也。耸望川原,极目清野,斯为佳处矣。”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凡空濶土地,最宜种蔬。今蛙圃绵亘,桔橰相闻,若田家清野之象。”◎ 翠的意思
【未集中 • 羽】翠·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8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七醉切,音綷。【說文】靑羽雀也。出鬰林。【爾雅·釋鳥】翠鷸。【註】似燕,紺色。【疏】李巡曰:鷸一名曰翠,其羽可以爲飾。樊光云:靑羽。出交州。【前漢·賈山傳】飾以翡翠。【註】雄曰翡,雌曰翠。
又【南越王趙陀傳】翠鳥幹。【博物志】翡身通黑,惟胸前背上翼後有赤毛。翠身通靑黃,惟六翩上毛長寸餘靑,其飛則羽鳴翠翡翠翡然,因以爲名。又【禮·內則】舒雁翠。【註】舒鴈,鵝也。翠,尾肉也。又【爾雅·釋山】未及上翠微。【疏】謂未及頂上,在旁陂陀之處,名翠微。一說山氣靑縹色,故曰翠微。又姓。【急就篇註】翠氏,楚景萃之後也。避入關三遷,懷土逃匿,改姓爲翠。◎ 浓的意思
【巳集上 • 水】浓·康熙筆画:17·部外筆画:13
【廣韻】女容切【集韻】【韻會】尼容切,音醲。厚也。【增韻】濃淡之對。通作醲。
又【說文】露多也。【詩·小雅】零露濃濃。又【集韻】【韻會】奴冬切。【正韻】奴宗切,音農。義同。【玉篇】亦作。
总述:诗句霜清野翠浓出自《寄刘方平大谷田家》。作者是唐朝诗人皇甫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