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风雨送春归
- 拼音
- fēng yǔ sòng chūn guī
- 平仄
- 平仄仄平平
- 韵脚
- 上平五微
- 下一句
- 飞雪迎春到
「风雨送春归」的意思,全诗译文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风雨把春天送归这里,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寒冷的时候,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梅花虽然俏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她将会感到无比欣慰。
「风雨送春归」出自:《卜算子(风雨送春归)》
【卜算子】
咏梅(1961.12)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风雨送春归」作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辞典释义
◎ 风雨的意思
⒈ 风和雨。
引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⒉ 刮风下雨。
引《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⒊ 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参见“风雨如晦”。
引《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⒋ 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参见“满城风雨”。
引《文汇报》1992.2.15:“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
◎ 送的意思
【酉集下 • 辵】送·康熙筆画:13·部外筆画:6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蘇弄切,音。【說文】遣也。【詩·邶風】遠送于野。【禮·曲禮】使者歸,則必拜送于門外。
又【增韻】將也。【儀禮·聘禮】賔再拜稽首,送幣。【又】公拜送醴。又【正韻】贈行曰送。【詩·秦風】我送舅氏。又株送,罪人相牽引也。【前漢·食貨志】廼徵諸犯,令相引數千人,名株送。【註】先至者爲魁株,被牽引者爲其根株所送也。又目送,以目相送也。【左傳·桓元年】目逆而送之。【史記·留侯世家】四人趨出,上目送之。又縱送,善射之貌。【詩·鄭風】抑縱送忌。【註】舍拔曰縱,覆彇曰送。【玉篇】籀文作。◎ 春的意思
【辰集上 • 日】春·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5
〔古文〕萅旾【廣韻】昌脣切【集韻】【韻會】樞倫切,蠢平聲。【爾雅·釋天】春爲靑陽。【註】氣淸而溫陽。【周禮·春官·宗伯疏】春者出生萬物。【公羊傳·隱元年】春者何,歲之始也。【註】春者,天地開闢之端,養生之首,法象所出。昏斗指東方曰春。【史記·天官書】東方木主春。【前漢·律歷志】陽氣動物,於時爲春。春,蠢也。物蠢生,廼動運。
又姓。【何氏姓苑】春申君黃歇之後。又酒名。【唐國史補】酒有郢之富水春,烏程之若下春,滎陽之上窟春,富平之石東春,劒南之燒春。又花名。【花木考】鸎粟別種名麗春。又【集韻】尺尹切,音蠢。【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張皮侯而棲鵠,則春以功。【註】春讀爲蠢。蠢,作也,出也。◎ 归的意思
【辰集下 • 止】归·康熙筆画:18·部外筆画:14
〔古文〕【唐韻】舉韋切【集韻】居韋切,音騩。還也,入也。【詩·小雅】薄音旋歸。
又還所取之物亦曰歸。【春秋·定十年】齊人來歸鄆、讙、龜隂田。又【禮·祭義】父母全而生之,予全而歸之。【孟子】久假而不歸。皆還復之義。又【春秋·隱元年】歸惠公仲子之賵。【杜註】歸者,不反之辭。【桓七年】突歸于鄭。【穀梁傳】歸,易辭也。又依歸也。【詩·曹風】于我歸處。【毛傳】歸,依歸也。又歸附也。【穀梁傳·莊二年】王者,民之所歸往也。【詩·大雅】豈弟君子,民之攸歸。又【說文】女嫁也。【詩·周南】之子于歸。【禮·禮運】男有分,女有歸。又【穀梁傳·隱二年】婦人謂嫁曰歸,反曰來歸。【註】嫁而曰歸,明外屬也。反曰來歸,明從外至也。【左傳·莊二十七年】凡諸侯之女歸寧曰來,出曰來歸。夫人歸寧曰如某,出曰歸于某。又投也,委也。【左傳·襄三年】請歸死于司敗。又【前漢·申屠嘉傳】鼂錯恐自歸景帝。【註】師古曰:自首于天子。又與也,許也。【論語】天下歸仁焉。又合也。【禮·緇衣】私惠不歸德。【註】謂不合於德義。又終也。【左傳·宣十一年】以討召諸侯,而以貪歸之。又歸妹,卦名。又三歸,臺名。【史記註】三歸,取三姓女也。又指趨曰歸。【易·繫辭】殊途而同歸。【史記·李斯傳】覩指而識歸。又道家有八歸。【參同契】九還、七返、八歸、六居。【註】八歸者,天三生木,地八成汞,戊己一合,木汞之眞,歸煉鼎中,故曰八歸。又【謝察微·算經】有歸法,歸已入之數也。又歸藏,黃帝《易》名。一曰殷《易》。【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二曰歸藏。【註】歸藏者,萬物莫不歸而藏之于中。此《易》以純坤爲首,故名。又【爾雅·釋親】女子謂晜弟之子爲姪,謂姪之子爲歸孫。又饋也。【論語】歸孔子豚。【晉語】不腆敝邑之禮,敢歸諸下執政。又山名。【山海經】太行之山,其首曰歸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碧。又州名。【廣韻】本春秋夔子國,武德初,割夔州之秭歸巴東二縣,置州,取歸國爲名也。【廣輿記】今屬荆州府。又姓。又歸邪,星氣名。【前漢·天文志】如星非星,如雲非雲,名曰歸邪。歸邪出,必有歸國者,邪音虵。又忘歸,矢名,見【公孫子】。又姊歸,鳥名。當歸,藥名。又【集韻】求位切,音匱。同饋。【說文】餉也。亦讀如字。義見上。籀省作㱕。漢作歸。
总述:诗句风雨送春归出自《卜算子(风雨送春归)》。作者是近代诗人毛泽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