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大师铜梁秀

诗句
大师铜梁秀
拼音
 dà shī tóng liáng xiù
平仄
仄平平平仄
韵脚
去声二十六宥
下一句
籍籍名家孙

「大师铜梁秀」出自:《赠蜀僧闾丘师兄》

大师铜梁秀,籍籍名家孙。呜呼先博士,炳灵精气奔。
惟昔武皇后,临轩御乾坤。多士尽儒冠,墨客蔼云屯。
当时上紫殿,不独卿相尊。世传闾丘笔,峻极逾昆仑。
凤藏丹霄暮,龙去白水浑。青荧雪岭东,碑碣旧制存。
斯文散都邑,高价越玙璠.晚看作者意,妙绝与谁论。
吾祖诗冠古,同年蒙主恩。豫章夹日月,岁久空深根。
小子思疏阔,岂能达词门。穷愁一挥泪,相遇即诸昆。
我住锦官城,兄居祇树园。地近慰旅愁,往来当丘樊。
天涯歇滞雨,粳稻卧不翻。漂然薄游倦,始与道侣敦。
景晏步修廊,而无车马喧。夜阑接软语,落月如金盆。
漠漠世界黑,驱车争夺繁。惟有摩尼珠,可照浊水源。

「大师铜梁秀」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

「大师铜梁秀」辞典释义

◎ 大师的意思

⒈  学者、专家的尊称。

《史记·儒林列传》:“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 山东 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
《百喻经·治秃喻》:“时彼秃人往至其所,语其医言:‘唯愿大师为我治之。’”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二百餘年来,讲堂茂草、弦诵闃如。词章俭陋之夫,挟科举速化之术,儼然坐皋比、称大师矣。”
胡适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近年来,古学的大师渐渐死完了,新起的学者还不曾有什么大成绩表现出来。”

⒉  佛的十尊号之一。即天人师。

《瑜伽师地论》卷八二:“谓能善教诫声闻弟子一切应作不应作事,故名大师。”
后遂为僧人的尊称。 《晋书·艺术传·鸠摩罗什》:“﹝ 姚兴 ﹞尝谓 罗什 曰:‘大师聪明超悟,天下莫二。’”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而京师僧讳和尚,称曰大师。”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大师一一问行藏,小生仔细诉衷肠。”

⒊  古代三公之一。参见“三公”。

《诗·小雅·节南山》:“尹氏 大师,维 周 之氐。”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昔 周公、大公,股肱 周室,夹辅 成王,成王 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

⒋  古代乐官之长。

《周礼·春官·大师》:“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
《荀子·王制》:“禁淫声,以时顺脩,使夷俗邪音不敢乱雅,大师之事也。”
杨倞 注:“大师,乐官之长。大读太。”
《汉书·食货志上》:“孟春之日,羣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鐸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 铜梁的意思

⒈  产铜的山。

南唐 陈陶 《旅次铜山途中先寄温州韩使君》诗:“束马过铜梁苕华坐堪老。”

⒉  山名。在 四川省 合川县 南。山有石梁横亘,色如铜。

《古文苑·扬雄<蜀都赋>》:“铜梁 金堂,火井龙湫。”
章樵 注:“铜梁山 在 宕渠县。”
北周 庾信 《上益州上柱国赵王》诗之一:“铜梁 影棠树,石镜写褰帷。”
倪璠 注:“铜梁 影棠树者,言 赵王 出镇 益州 巴 蜀,铜梁 是听政之所,若 召伯 《甘棠》矣。”

◎ 秀的意思

【午集下 • 禾】秀·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2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息救切,音繡。榮也,茂也,美也,禾吐華也。【詩·大雅】實發實秀。○按《爾雅》云:禾謂之華,草謂之榮,不榮而實者謂之秀,榮而不實者謂之英。漢儒據此釋《詩》,遂以秀爲不榮而實。李巡曰:分別異名以曉人,故以英、秀對文,其實黍、稷皆先榮後實。《詩·出車篇》云黍稷方華。《生民篇》云實發實秀,是黍、稷有華亦稱秀也。此說甚是。《論語》明言不秀不實,秀實自不容混。朱子釋《論語》秀曰吐華,釋《生民》秀曰始穟。足正漢儒之誤。
凡草皆得言秀。【詩·豳風】四月秀葽。【禮·月令】孟夏苦菜秀。
三秀,芝草。【楚辭·九歌】采三秀於山閒。
秀氣。【禮·禮運】人者,五行之秀氣。【周子·太極圖說】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
秀士,秀才。【禮·王制】命鄕論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史記·賈誼傳】吳廷尉爲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韻會】秀才之名始此,後光武名秀,改爲茂才。
州名。漢屬會郡,五代晉錢元瓘奏置秀州,宋慶元改嘉興府。
姓。
與綉通。【石鼓文】秀弓寺射。【註】綉弓,戎弓也。
叶思久切,音又。【詩·大雅】實發實秀,實堅實好。好叶訐口切。

总述:诗句大师铜梁秀出自《赠蜀僧闾丘师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