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法侣自提携
- 拼音
- fǎ lǚ zì tí xié
- 平仄
- 仄仄仄平平
- 韵脚
- 上平八齐
- 上一句
- 寒踪白云里
- 下一句
- 竹径通城下
「法侣自提携」出自:《寄净虚上人初至云门(一作刘长聊诗)》
寒踪白云里,法侣自提携。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似武陵迷。仿佛方知处,高峰是会稽。
方同沃洲去,不似武陵迷。仿佛方知处,高峰是会稽。
「法侣自提携」作者: 北朝乐府
「法侣自提携」辞典释义
◎ 法侣的意思
⒈ 犹道友。
引南朝 梁武帝 《金刚般若忏文》:“恆 沙众生,皆为法侣。”
《南史·孙瑒传》:“时 兴皇寺 慧朗法师 该通释典, 瑒 每造讲筵,时有抗论,法侣莫不倾心。”
前蜀 杜光庭 《皇太子青城山修斋词》:“召十洲之法侣,约三洞之玄科。”◎ 自的意思
【未集下 • 自】自·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0
◎ 提携的意思
⒈ 亦作“提擕”。
⒉ 牵扶;携带。
引宋 陆游 《小市》诗:“暂憩轩窗仍汛扫,远游书剑亦提携。”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二章:“及其隄决也,哭声盈耳,鳧水走避,家人提携什器,相与掩面泪下,呼天而詈之。”⒊ 指可供悬持的容器。
⒋ 照顾;扶植。
引《南齐书·萧景先传》:“景先 少遭父丧,有至性, 太祖 嘉之。及从官京邑,常相提携。”
唐 刘得仁 《山中抒怀寄上丁学士》诗:“幽拙欣殊幸,提携更不疑。”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知县唤过 刘 家儿子来看了,对 直生 道:‘如此孩子,正好提携。’”
沈从文 《王谢子弟》:“七爷若有心提携她,我敢赌一个手指,说她会成当代女诗人!”⒌ 提拔。
引《三国志·魏志·牵招传》“嘉 与 晋 司徒 李胤 同母,早卒” 裴松之 注引 晋 荀绰 《冀州记》:“﹝ 牵秀 ﹞ 太康 中,为 卫瓘、崔洪、石崇 等所提携。”
《封神演义》第三一回:“黄将军 昔在都城,我在他麾下,荷蒙提携,奬荐陞用将职。”⒍ 携手;合作。见“提携”。
引唐 元稹 《青云驿》诗:“众真千万辈,柔颜尽如荑……云韶互鏗戞,霞服相提携。”
宋 苏轼 《与子由同游寒溪西山》诗:“与君聚散若云雨,共惜此日相提携。”
孙中山 《致苏联遗书》:“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总述:诗句法侣自提携出自《寄净虚上人初至云门(一作刘长聊诗)》。作者是唐朝诗人皇甫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