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崔嵬象南山

诗句
崔嵬象南山
拼音
 cuī wéi xiàng nán shān
平仄
平平仄平平
韵脚
上平十五删
上一句
请说铜炉器
下一句
上枝似松柏

「崔嵬象南山」出自:《四坐且莫喧(四坐且莫喧)》

【四坐且莫喧】 四坐且莫喧,愿听歌一言。 请说铜炉器,崔嵬象南山。 上枝似松柏,下根据铜盘。 雕文各异类,离娄自相联。 谁能为此器,公输与鲁班。 朱火燃其中,青烟扬其间。 从风入君怀,四坐莫不叹。 香风难久居,空令蕙草残。

「崔嵬象南山」作者:

汉无名氏的作品,可归入「两汉乐府」一类。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当数《古诗十九首》。这是中国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东汉后期党争激烈,杀伐不休;官僚垄断仕途,文人士子备受压抑。面对这种社会现实,中下层文人士子或为避祸…

「崔嵬象南山」辞典释义

◎ 崔嵬的意思

⒈  本指有石的土山。后泛指高山。

《诗·周南·卷耳》:“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毛 传:“崔嵬,土山之戴石者。”
唐 孙鲂 《湖上望庐山》诗:“輟櫂 南湖 首重迴,笑青吟翠向崔嵬。”
宋 辛弃疾 《沁园春·有美人兮》词:“觉来西望崔嵬,更上有青枫下有溪。”

⒉  比喻巨大的障碍或困难。

《金瓶梅词话》第二回:“慎事关门并早归,眼前恩爱隔崔嵬。”
华罗庚 《病中斗(答众问)》诗:“驰驱絶广漠,腾跃越崔嵬。”

⒊  山顶。

《诗·小雅·谷风》:“习习谷风维山崔嵬。”
毛 传:“崔嵬,山巔也。”

⒋  高耸貌;高大貌。

《楚辞·九章·涉江》:“带长鋏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王逸 注:“崔嵬,高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沁水》:“秦 坑 赵 众,收头颅,筑臺於垒中,因山为臺,崔嵬桀起。”
郭沫若 《十年建国增徽识·民族宫》诗:“中华 自古多弟兄,屹立崔嵬 民族宫。”

⒌  显赫;盛大。

宋 梅尧臣 《答仲雅上人遗草书并诗》:“智永 与 怀素,其名久崔嵬。”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得赦》:“气吞宇宙真豪杰,谁似我崔嵬功业。”

⒍  犹块垒。胸中郁积的不平之气。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瞻武昌西山》:“平生四海 苏太史,酒浇不下胸崔嵬。”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九日游云洞和韩南涧尚书韵》词:“渊 明 谩爱重九,胸次正崔嵬。”

◎ 象的意思

【酉集中 • 豕】象·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5

〔古文〕【唐韻】徐兩切【集韻】【韻會】【正韻】似兩切,詳上聲。【說文】長鼻牙,南越大獸,三年一乳,象耳牙四足之形。【爾雅·釋地】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疏】犀、象二獸,皮角牙骨,材之美者也。【詩·魯頌】元龜象齒。【左傳·襄二十四年】象有齒以焚其身,賄也。【禮·玉藻】笏,諸侯以象,士竹本象可也。
【王安石·字說】象牙感雷而文生,天象感氣而文生,故天象亦用此字。【易·繫辭】在天成象。【疏】謂懸象日月星辰也。【禮·樂記·註】象,光耀也。
【韓非子·解老篇】人希見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按其圖以想其生也,故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謂之象也。【易·繫辭】象也者,像此者也。【疏】言象此物之形狀也。【左傳·桓六年】申繻曰:名有五,以類命爲象。【註】若孔子首象尼丘。【周禮·春官·大卜】以邦事作龜之八命,二曰象。【註】謂災變雲物如衆赤鳥之屬,有所象似。【前漢·王莽傳】白煒象平。【註】象,形也。萬物無不成形于西方。
法也。【書·舜典】象以典。【傳】法用常,用不越法。【儀禮·士冠禮】繼世以立諸侯,象賢也。【註】象,法也。
象魏,門闕也。一曰書名。【周禮·天官·大宰】正月之吉,縣治象之法于象魏。【疏】周公謂之象魏,雉門之外,兩觀闕高魏魏然也。【左傳·哀三年】命藏象魏。【疏】由其縣于象魏,故謂其書爲象魏。
象尊,酒器。【左傳·定十年】犧、象不出門。【疏】象尊以象鳳凰。或曰以象骨飾尊。《三禮圖》云:當尊腹上畫象之形。【禮·明堂位】犧象,周尊也。
通言之官。【禮·王制】南方曰象。【註】劉氏曰:象,像也。如以意倣象,其似而通之,周官象胥是也。
舞名。【詩·周頌序】維淸奏象舞也。【正義】文王時有擊刺之法,武王作樂,象而爲舞,號其樂曰象舞。【禮·內則】成童舞象。【史記·樂書】文王之舞,舞之以未成人之童,故謂之象舞。
象人,若今戲蝦魚、獅子者也。【前漢·禮樂志】郊祭,常從象人四人。
罔象,水怪名。【史記·孔子世家】水之怪龍、罔象。【註】罔象食人,一名沐腫。
藥名。【本草綱目】盧會,一名象膽,以其味苦如膽也。
象敎。卽佛敎也。【王中·頭陀寺】正法旣沒,象敎陵侇。【註】謂爲形象以敎人也。
郡名,州名,山名。【史記·秦始皇紀】三十三年爲象郡。【註】今日南。
百越地,置象郡,因象山名。隋平置象州。
姓。【姓苑】潁州望族。今南昌有此姓。
【正字通】象有平、上、去三聲,諸韻書收入養韻,漾韻不收,《正韻》亦然。《六書》有一字備四音者,有轉十數音者,獨至象必限以一音,此古今分韻之謬也。
叶徐羊切,音詳。【晉書·樂志·地郊饗神歌】祇之體,無形象。潛泰幽,洞忽荒。

◎ 南山的意思

⒈  指 终南山,属 秦岭 山脉,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南。

《诗·小雅·节南山》:“节彼 南山,维石巖巖。”
《汉书·东方朔传》:“夫 南山,天下之阻也。南有 江、淮,北有 河、渭,其地从 汧 陇 以东, 商 雒 以西,厥壤肥饶。”
《旧唐书·李密传》:“罄 南山 之竹,书罪未穷,决 东海 之波,流恶难尽。”
清 王士禛 《凤翔府》诗:“西雍 横当 斜谷 路, 南山 高接 杜陵 秋。”
柔石 《为奴隶的母亲》:“于是拿出四只铜制镀银的字,一方寸那么大,是‘寿比南山’四字。”

⒉  指 祁连山。

《史记·大宛列传》:“﹝ 张騫 ﹞留岁餘,还,并 南山,欲从羌中归,復为 匈奴 所得。”
《汉书·西域传》:“﹝ 西域 ﹞南北有大山……其 南山,东出 金城,与 汉 南山 属焉。”

⒊  指 南屏山。

宋 苏轼 《病中独游净慈谒本长老周长官以诗见寄因次韵答之》:“卧闻禪老入 南山,浄扫清风五百间。”

⒋  指 荆南山,亦名 君山、铜官山。三国 吴 孙皓 封为南岳,在今 江苏 宜兴县 南,即所谓 南山 白额虎、 长桥 蛟、并 周处 为三害者。

⒌  泛指南面的山。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今 越王 放於南山之中,游於不可存之地。”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五:“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唐 李贺 《江南弄》诗:“鱸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緑。”
《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只要得个相貌端正,性情贤慧,持得家,吃得苦的孩子,那怕他是南山里,北邨里都使得。”

⒍  《诗经》诗篇名。 《诗·齐风·南山》。

《诗·齐风·<南山>序》:“《南山》,刺 襄公 也,鸟兽之行,淫乎其妹,大夫遇其恶,作诗而去之。”

⒎  《诗经》诗篇名。 《诗·小雅·南山有臺》之简称。

宋 苏轼 《鹿鸣宴》诗:“他日曾陪探 禹穴,白头重见赋《南山》。”
冯应榴 合注:“《诗序》:‘《南山有臺》,乐得贤也。得贤则能为邦家立太平之基矣。’”

总述:诗句崔嵬象南山出自《四坐且莫喧(四坐且莫喧)》。作者是汉朝诗人汉无名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