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杉桂有猩猩

诗句
杉桂有猩猩
拼音
 shān guì yǒu xīng xīng
平仄
平仄仄平平
韵脚
下平九青、下平八庚
上一句
吾师亦不住
下一句
糠秕无句句

「杉桂有猩猩」出自:《闻无相道人顺世五首》

一事不经营,孤峰长老情。惟餐橡子饼,爱说道君兄。
池藕香狸掘,山神白日行。又闻行脚也,何处化群生。
自昔寻师日,颠峰绝顶头。虽闻不相似,特地使人愁。
庭树雪摧残,上有白獮猴。大哉法中龙,去去不可留。
常思将道者,高论地炉傍。迂谈无世味,夜深山木僵。
下山遭离乱,多病惟深藏。一别三十年,烟水空茫茫。
石霜既顺世,吾师亦不住。杉桂有猩猩,糠秕无句句。
土肥多孟蕨,道老如婴孺。莫比优昙花,斯人更难遇。
百千万亿偈,共他勿交涉。所以那老人,密传与迦叶。
吾师得此法,不论劫不劫。去矣不可留,无踪若为蹑。

「杉桂有猩猩」作者:

贯休(832-912),唐末诗僧、画家。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县)人。七岁出家,后云游四方,广事干谒。乾宁初年(894),谒吴越王钱鏐,献贺诗,中有「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之句,钱鏐有称帝野心,要他把「十四州」易为「…

「杉桂有猩猩」辞典释义

◎ 杉的意思

【辰集中 • 木】杉·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3

【唐韻】所銜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師銜切,音衫。【說文】作檆。【爾雅·釋木】作煔。【郭註】煔似松,生江南,可以爲船。

◎ 桂的意思

【辰集中 • 木】桂·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6

【唐韻】古惠切【集韻】【韻會】涓惠切【正韻】居胃切,音昋。【說文】江南木,百藥之長。【禮·檀弓】草木之滋,薑桂之謂也。【本草圖經】桂有三種:菌桂生交趾山谷,牡桂生南海山谷,桂生桂陽。【爾雅·釋木】梫,木桂。【蘇恭云】牡桂卽木桂也。【離騷經】雜申椒與菌桂。
【陶弘景·別錄】單名桂者,恐或是牡桂,人多呼丹桂,正謂皮赤爾。【淮南·招隱士】桂樹叢生兮山之幽。
桂林,郡名。【史記·武帝紀】南取百越之地,以爲桂林、象郡。
姓。【姓苑】漢末,陽城炅橫四子避難,一居幽州,姓桂。

◎ 有的意思

【辰集上 • 月】有·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2

〔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
【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
【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
【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
【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叶演女切。【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

◎ 猩猩的意思

⒈  哺乳动物。体高可达4米。臂长,头尖,吻突,鼻平,口大。全身有赤褐色长毛,没有臀疣。树栖,主食果实。能在前肢帮助下直立行走。古亦指猿猴之类。

《礼记·曲礼上》:“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唐 李白 《远别离》诗:“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我纵言之将何补。”
清 朱彝尊 《送陈舍人归黄冈》诗:“暇搜耆旧文,笔秃猩猩毛。”

⒉  指猩猩血。亦借指鲜红色。

唐 皮日休 《重题蔷薇》诗:“浓似猩猩初染素轻如燕燕欲凌空。”
《水浒传》第三四回:“﹝ 秦明 ﹞盔上红缨飘烈焰,锦袍血染猩猩,连环锁甲砌金星。”
《红楼梦》第四九回:“正説着,只见他屋里的小丫头子送了猩猩氊斗篷来。”

总述:诗句杉桂有猩猩出自《闻无相道人顺世五首》。作者是唐朝诗人贯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