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折麻心莫展

诗句
折麻心莫展
拼音
 zhé má xīn mò zhǎn
平仄
仄平平仄仄
韵脚
上声十六铣
上一句
握兰勤徒结
下一句
情用赏为美

「折麻心莫展」的意思,全诗译文

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
从猿鸣声中可以知道已经是黎明了,但在幽深的山谷间却还看不到阳光。

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
山下的云方才还是合在一起的,野花上面的水珠仍然晶莹圆转。

逶迤傍隈隩,迢递陟陉岘。
沿着弯弯曲曲的道路前进,又登上遥远的山路。

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
通过溪涧也用不着脱衣服,爬上栈道就可以凌空面对高深的山谷。

川渚屡径复,乘流玩回转。
溪谷沙洲时直时曲,弯来拐去,顺着溪流游玩,倒回来转过去。

苹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
水草漂浮在深沉的水潭上,水生植物从清浅的水泽里伸出枝叶来。

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
在石上提起脚跟,用脚趾做为全身的力点,去挹取飞溅的泉水,高攀丛林中的树枝,去摘取那还没有舒展开的初生卷叶。

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
本想见到山里的高人隐士,却好像看到山角里有穿着薛荔衣,系着女萝带的“山鬼”。

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
手握兰花希望赠给知己,但却无法寄到,所以常常是忧思结于心中,折了疏麻却无从投赠给所思念的人,所以心愁莫展。

情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
自己所真心欣赏的就是最美的,何必还要去分辨其真假呢?

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
看到这样动人的风景就会有所领悟而忘却世俗,排除一切烦恼。

「折麻心莫展」出自:《从斤竹涧越岭溪行(猿鸣诚知曙)》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 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1] 。 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2] 。 逶迤傍限隩[3],迢递陟陉岘[4] 。 过涧既厉急[5],登栈亦陵缅[6] 。 川渚屡泾复[7],乘流翫回转[8] 。 蘋萍泛沉深[9],菰蒲冒清浅[10] 。 企石挹飞泉[11],攀林摘叶卷[12] 。 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13] 。 握兰勤徒结[14],折麻心莫展[15] 。 情用赏为美,事昧竟谁辨[16] 。 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17] 。

「折麻心莫展」作者:

谢灵运(385-433),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世居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县)。东晋大士族宰相谢玄之孙。谢玄死后,谢灵运只有十八岁就袭爵康乐公,因称谢康乐。四二○年宋高祖刘裕代晋后,谢灵运降公爵为侯,先后出任永嘉太守及临川内史等职。他「…

「折麻心莫展」辞典释义

◎ 折的意思

【卯集中 • 手】折·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4

【唐韻】旨熱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列切,音浙。拗折也。【詩·鄭風】無折我樹。【周語】體解節折而共飮食之,於是乎有折俎。
斷之也。【易·賁象】君子以明庶政,無敢折獄。【疏】勿得直用果敢,折斷訟獄。
折中也。【前漢·貢禹傳】微孔子之言,亡所折中。
曲也。【禮·玉藻】折還中矩。【註】曲行宜方。還亦作旋。【史記·灌夫傳】吾益知吳壁中曲折,請復往。
屈也。【前漢·伍被傳】折節下士。
挫也。【史記·項羽紀】諸侯吏卒乗勝輕折辱秦吏卒。【前漢·蒯通傳】漢王一日數戰,亡尺寸之功,折北不救。
止也。【詩·大雅】予曰有禦侮。【傳】武臣折衝曰禦侮。【疏】能折止敵人之衝突者。
直指人過失也。【史記·呂后紀】面折廷諍。
毀也。【易·說卦】兌爲毀折。【前漢·高帝紀】常從王媼武負貰酒,兩家常折券棄責。【註】折毀之,棄其所負。
封土爲祭處曰折。【禮·祭法】瘞埋于泰折,祭地也。【註】折,昭晢也,必爲昭明之名,尊神也。
【前漢·郊祀志註】言方澤之形四曲折也。
短折,不祿也。【書·洪範】六極。一曰凶短折。【疏】未齓曰凶,未冠曰短,未婚曰折。【前漢·五行志】傷人曰凶,禽獸曰短,草木曰折。【又】兄喪弟曰短,父喪子曰折。
葬具也。【儀禮·旣夕】折橫覆之。【註】折猶庪也。方鑿連木爲之,如牀而無簀,加之壙上,以承抗席。
地名。【春秋·桓十一年】柔會宋公,侯,蔡叔,盟于折。
姓。【後漢·方術傳】折象,其先封折侯,因氏焉。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食列切,音舌。【說文】斷也。【廣韻】斷而猶連也。【易·鼎卦】鼎折足,覆公餗。【禮·月令】孟秋命理,瞻傷察創視折。【註】折損筋骨也。【前漢·賈誼傳】釋斤斧之用,而欲嬰以芒刃不缺則折。
【唐韻】【正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音題。【禮·檀弓】吉事欲其折折爾。【註】安舒貌。
【集韻】【韻會】【正韻】征例切,音制。亦斷之也。【班固·西都賦】許少施巧,秦成力折。掎僄佼,㧖猛噬。【註】許少,古捷人。秦成,壯士也。
【集韻】時制切,音逝。亦曲也。【禮·曲禮】立則磬折垂佩。【疏】身宜僂折如磬之背也。【陸德明·音義】折,之列反,一音逝。【屈原·離騷】何瓊佩之偃蹇兮,衆薆然而蔽之。惟此黨人之不亮兮,恐嫉妒而折之。【註】沈重曰折。《說文》作,从斤斷艸。籀文作,从艸在仌中,冰寒故折。隸从手从斤。

◎ 麻的意思

【亥集下 • 麻】麻·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0

【唐韻】【集韻】莫遐切【韻會】【正韻】謨加切,音蟆。【玉篇】枲屬也。皮績爲布,子可食。【爾雅·釋草】枲麻。【疏】麻,一名枲。禹貢靑州云:厥貢岱畎絲枲是也。【禮·內則】女子執麻枲學女事,以共衣服。
大麻有實者名苴,無實者名枲。【本草】雄者名枲麻,牡麻,雌者爲苴麻,茡麻。
蕁麻。蕁本作䕭。見【本草圖經】。
【詩·豳風】禾麻菽麥。【禮·月令】食麻與犬。【黃帝素問】麻麥稷黍豆,爲五穀。【正字通】麻,卽油麻。
胡麻。【爾雅翼】胡麻,一名巨勝。【正字通】言其大而勝,卽今黑芝麻也。
疏麻。【楚辭·九歌】折疏麻兮瑤華。【註】疏麻,神麻也。
升麻、天麻,皆藥名。
樂器。鼗鼓名。【爾雅·釋樂】大鼗謂之麻,小者謂之料。【註】麻者,音槪而長也。
固麻。【南史·百濟傳】百濟國號王所都城曰固麻,邑曰簷魯,如中國言郡縣也。
【山海經】有壽麻國。
地名。【左傳·成十三年】晉師及秦師戰于麻隧。【註】秦地。
【後漢·蓋延傳】南伐劉永,進取麻鄕。【註】麻鄕,縣名。
姓。【風俗通】齊大夫麻嬰之後,漢麻達,註論語。
朝廷綸命曰麻。【翰林志】唐中書,用黃白二麻爲綸命,其後翰林專掌白麻,中書獨用黃麻。
【韻補】叶謨婆切。【詩·齊風】東門之池,可以漚麻。彼美淑姬,可與晤歌。
叶眉波切,音摩。【潘岳·河陽詩】曲蓬何以直,託身依叢麻。黔黎竟何常,政在成民和。【六書正譌】从,音派,麻片也。从广人在屋下,治麻之意。俗作麻,从木,非。

◎ 心的意思

【卯集上 • 心】心·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0

【唐韻】息林切【集韻】【韻會】【正韻】思林切。【說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徐曰】心爲大火,然則心屬火也。【玉篇】【廣韻】訓火藏。
【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
【釋名】心,纖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
本也。【易·復卦】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註】天地以本爲心者也。【正義曰】言天地寂然不動,是以本爲心者也。【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註】得氣之本也。【孔疏】得氣之本,故巡四時,柯葉無凋攺也,心謂本也。
中也。心在身之中。【詩序】情動于中。【正義曰】中謂中心。凡言中央曰心。【禮·少儀】牛羊之肺,離而不提心。【註】不提心,謂不絕中央也。【古歌】日出當心,謂日中也。【邵雍淸夜吟】月到天心處,言月當天中也。
東方五度,宿名。【史記·天官書】心爲明堂。
【禮·明堂位】夏后氏祭心。【註】氣主盛也。
【月令】季夏祭先心。【註】五藏之次,心次肺,至此則心爲尊也。
去聲。【吳棫·韻補】息吝切。【外紀】禹曰:堯舜之民,皆以堯舜之心爲心。下心字去聲。
叶思眞切,音新。【前漢·安世房中歌】我定歷數,人告其心。敕身齊戒,施敎申申。
叶先容切,音松。【詩·大雅】吉甫作頌,如淸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前漢·禮樂志】流星隕,感惟風,籋歸雲,撫懷心。
叶思征切,音騂。【揚子·太經】勤于心否貞。
叶桑鳩切,音修。【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其翼若干,其聲若簫。有鳳有凰,樂帝之心。簫叶疏鳩切。
叶思敬切,音性。【王微觀海詩】善卽誰爲御,我來無別心。聊復寓兹興,兹興將何詠。【說文》長箋】借華心形,故惢字从心,就今文言也。若精蘊同文諸書,各以意闡古文,與今文稍遠,槪不泛引。【類篇】偏旁作忄。亦作㣺。◎按《字彙》《正字通》心俱音辛,誤。辛在眞韻,齊齒音也。心在侵韻,閉口音也。如心字去聲,音近信,然不得竟以信字音之者,蓋信字爲眞韻內辛字之去聲,乃齊齒音也。若侵韻內心字之去聲,乃閉口音,有音而無字矣。字有不可下直音者,此類是也。蓋齊齒之辛,商之商也,閉口之心,商之羽也。每一音中,具有五音,不可無別。

◎ 莫的意思

【申集上 • 艸】莫·康熙筆画:13·部外筆画:7

〔古文〕䒬【唐韻】慕各切【集韻】【正韻】末各切,音寞。【韻會】無也,勿也,不可也。【易·繫辭】莫之與,則傷之者至矣。
定也。【詩·大雅】監觀四方,求民之莫。
謀也。【詩·小雅】秩秩大猷,聖人莫之。
【博雅】强也。【論語】文莫吾猶人也。【晉書·欒肇·論語駁曰】燕齊謂勉强爲文莫。【揚子·方言】侔莫,强也,凡勞而相勉謂之侔莫。【淮南子·謬稱訓】猶未之莫與。【註】莫,勉之也。
削也。【管子·制分篇】屠牛垣,朝解九牛而刀可莫鐵。
【博雅】莫莫,茂也。【詩·周南】維葉莫莫。【註】莫莫,茂密之貌。
【莊子·逍遙遊】廣莫之野。【註】莫,大也。
姓。【通志·氏族略】卽幕氏省文。漢有富人莫氏,見《游俠傳》。唐有比部員外郎莫藏用。
【史記·夏本紀註】五湖之一有莫湖。
與瘼通。【詩·小雅】莫此下民。
與幕通。【史記·李廣傳】莫府省約文書籍事。
【說文】莫故切。同暮。【易·夬卦】莫夜有戎。
菜也。【詩·魏風】彼汾沮洳,言采其莫。【註】音暮。【陸璣疏】莫,莖大如箸,赤節,節一葉,似柳葉,厚而長,有毛刺,今人繅以取繭緒。其味酢而滑,始生可以爲羹,又可生食。五方通謂之酸迷,冀州人謂之乾絳,河、汾之閒謂之莫。
通膜。【禮·內則】去其皽。【註】皽謂皮肉之上魄莫也。
【韻會】莫白切,音陌。靜也。【詩·小雅】君婦莫莫。【註】言淸靜而敬至也。【左傳·昭二十八年】德正應和曰莫。
【唐韻古音】平聲,音謨。《漢書》註引《詩》聖人莫之作謨。【直音】作。

◎ 展的意思

【寅集上 • 尸】展·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7

〔古文〕㠭【集韻】【韻會】【正韻】知輦切,邅上聲。【說文】轉也。本作㞡,从尸,省聲。隸作展。【爾雅·釋言】展,適也。【註】得自申展適意也。一曰誠也。【詩·鄘風】展如之人兮。【小雅】展也大成。【揚子·方言】荆吳淮汭之閒,謂信曰展。
舒也,開也。【儀禮·聘禮】有司展羣幣以告。【疏】展,也。
【周禮·天官】展其功緒。【註】展,猶錄也。
【書·旅獒】分寶玉于伯叔之國,時庸展親。【註】使益厚其親也。
【廣韻】整也,審也,視也。【周禮·春官·肆師】大祭祀,展犧牲。【註】展,省閱也。
姓。魯大夫展禽,展喜。
叶諸延切,音旃。【詩·鄘風】瑳兮瑳兮,其之展也。叶下顏媛。【註】展與襢通。
叶章忍切,音軫。【張衡·西京賦】五都貨殖,旣遷旣引。商旅聯槅,隱隱展展。

总述:诗句折麻心莫展出自《从斤竹涧越岭溪行(猿鸣诚知曙)》。作者是南北朝诗人谢灵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