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丰茸正堪掇

诗句
丰茸正堪掇
拼音
 fēng rōng zhèng kān duō
平仄
平平仄平仄
韵脚
入声七曷、入声九屑
上一句
溪上药苗齐
下一句
皆能扶我寿

「丰茸正堪掇」出自:《思山居一十首。忆药苗》

溪上药苗齐,丰茸正堪掇。皆能扶我寿,岂止坚肌骨。
味掩商山芝,英逾首阳蕨。岂如甘谷士,只得香泉啜。

「丰茸正堪掇」作者: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

「丰茸正堪掇」辞典释义

◎ 丰茸的意思

⒈  繁密茂盛。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罗丰茸之游树兮,离楼梧而相撑。”
唐 李德裕 《忆药苗》诗:“溪上药苗齐丰茸正堪掇。”
宋 欧阳修 《山中之乐赋》:“荫长松之蓊蔚兮,藉纤草之丰茸。”

⒉  指繁茂的草木。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宫训》:“寒餘窈窕深闺晚,暖至丰茸别洞春。”

⒊  美好。

唐 王勃 《采莲归》诗:“莲浦夜相逢, 吴 姬 越 女何丰茸。”

⒋  浓郁。

唐 温庭筠 《台城晓朝曲》:“博山 镜树香丰茸,褭褭浮航金画龙。”

⒌  犹言华茂。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孟浩然》:“其诗文采丰茸,经纬绵密,半遵雅调,全削凡近。”
草木丰盛茂密貌。 宋 宋祁 《右史院蒲桃赋》:“丰茸大德之谷,栖息无机之禽。”
元 袁桷 《梁山泊》诗:“嫩草丰茸间软蒲,一川晴緑映春芜。”
清 袁昶 《游烟雨楼》诗之二:“积水倚芳洲,丰茸杂花映。”

◎ 正的意思

【辰集下 • 止】正·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1

〔古文〕㱏【唐韻】【韻會】【正韻】之盛切,音政。【說文】是也。从止一以止。【註】守一以止也。【新書·道術篇】方直不曲謂之正。【易·乾卦】剛健中正。【公羊傳·隱三年】君子大居正。
備也,足也。【易·乾·文言】各正性命。【書·君牙】咸以正罔缺。
【爾雅·釋詁】正,長也。【郭註】謂官長。【左傳·隱六年】翼九宗五正。【杜註】五正,五官之長。
【昭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冥,土正曰后土。
官名。【禮·王制】史以獄成告於正。【鄭註】正,於周鄕師之屬,今漢有正平丞,秦所置。
朼載也。【周禮·夏官】諸子大祭祀,正六牲之體。【註】正謂朼載之。朼,亦作匕。
常也。朱子云:物以正爲常。
正人,尋常之人也。【書·洪範】凡厥正人。【朱子·語錄】是平平底人。
定也。【周禮·天官】宰夫令羣吏,正歲會,正月要。【註】正,猶定。
決也。【詩·大雅】維龜正之。
治其罪亦曰正。【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伐之法,賊殺其親則正之。【註】正之者,執而治其罪。《王霸記》曰:正,殺之也。
直也。【易·坤·文言】直其正也。【爾雅·釋泉】濫泉正出。正出,直出也。
平質也。【論語】就有道而正焉。【屈原·離騷】指九天以爲正。【註】謂質正其是非也。
以物爲憑曰正。【儀禮·士昏禮】父戒女,必有正焉,若衣若筓。【註】有正者,以託戒使不忘。
釐辨也。【論語】必也正名乎。
四月亦曰正月。【詩·小雅】正月繁霜。【箋】夏之四月,建巳之月。【疏】謂之正月者,以乾用事,正純陽之月。
【杜預·左傳·昭十七年註】謂建巳正陽之月也。正,音政。
預期也。【孟子】必有事焉而勿正。【公羊傳·僖二十六年】師不正反,戰不正勝。
三正。【史記·歷書】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蓋三王之正若循環然。【後漢·章帝紀】王者重三正,愼三微。【註】三正,天地人之正。
人臣之義有六正,謂聖臣、良臣、忠臣、智臣、貞臣、直臣也。見【說苑】。
七正,日月五星也。【書·舜典】作七政。【史記·律書】作七正。
八正,謂八節之氣,以應八方之風。【史記·律書】律歷,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氣。
【大品經說】八正,曰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王屮·頭陀寺文】憑五衍之軾,拯溺逝川。開八正之門,大庇交喪。
先正,先賢也。【書·說命】昔先正保衡。
諡法。【汲冢周書】內外賔服曰正。
與政通。【詩·小雅】今兹之正。【禮·月令】仲春班馬正。皆與政同。
朝覲曰朝正。【左傳·文三年】昔諸侯朝正於王。【杜註】朝而受其政敎也。亦讀平聲。【杜甫詩】不見朝正使。
姓。【廣韻】宋上卿正考父之後。漢有正錦,《後魏志》有正帛。
複姓,漢有正令官。
宗正,星名。【甘氏星經】在帝座東南,主宗正卿大夫。
【廣韻】之盈切。【集韻】【韻會】諸盈切【正韻】諸成切,音征。歲之首月也。【春秋】春王正月。【公羊·穀梁傳註】音征。或如字。今多讀征。
室之向明處曰正。【詩·小雅】噲噲其正。
射侯中曰正。【周禮·夏官】射人以射法治射儀,王以六耦射,三侯五正。諸侯以四耦射,二侯三正。孤卿大夫以三耦射,一侯二正。士以三耦射,豻侯二正。【詩·齊風】終日射侯,不出正兮。【毛傳】二尺曰正。【疏】正大於鵠,三分侯廣,而正居一焉,其內皆方二尺。
【儀禮·大射儀鄭註】正者,正也。亦鳥名。齊魯之閒名題肩爲正。正,鳥之捷黠者,射之難中,以中爲雋,故射取名焉。
與征通。【周禮·夏官】諸子有兵甲之事,則授之車馬,以軍法治之,弗正。【疏】正,音征。謂賦稅也。唐武后作。

◎ 堪的意思

【丑集中 • 土】堪·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9

【唐韻】口含切【集韻】【韻會】枯含切【正韻】苦含切,音戡。【說文】勝也。
任也,可也。【家語】子貢曰:吳王爲人猛暴,羣臣不堪。【羊祜讓開府表】臣有何功,可以堪之。
堪輿,天地總名。【范浚心箴】茫茫堪輿,俯仰無垠。
【孟康曰】堪輿,神名,造輿宅書者。
山形奇怪也。【揚雄·蜀都賦】堪當隱倚。
姓。【風俗通】八元仲堪之後。
【說文】地突也。【徐鉉註】地穴中出也,據此與龕同。
【集韻】楚錦切,音墋。土也。一曰不淸澄。通作勘,戡。別作龕。【正字通】經傳錯互者,因聲近而譌。

◎ 掇的意思

【卯集中 • 手】掇·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8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都括切,音剟。讀若朵入聲。【說文】拾取也。【增韻】採也。【易·訟卦】自下訟上,患至掇也。【疏】若手拾掇物然。【詩·周南】采采芣苢薄言掇之。【史記·張儀傳】秦得燒掇焚杅君之國。【註】索隱曰:掇音都活反,謂焚燒而侵掠也。焚杅音煩烏,謂焚蹂而牽掣也。
【唐韻】陟劣切【集韻】株劣切,音輟。義同。
【韻補】叶昌悅切,音啜。【魏武帝·短歌行】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集韻】朱劣切,音拙。與同。短也。
【史記別註】楊愼曰:掇,馬箠也。杅,糞箕也。存備考。

总述:诗句丰茸正堪掇出自《思山居一十首。忆药苗》。作者是唐朝诗人李德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