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哀猿啼处有柴扉
- 拼音
- āi yuán tí chù yǒu chái fēi
- 平仄
- 平平?仄仄平平
- 韵脚
- 上平五微、去声五未
- 上一句
- 城郭休过识者稀
- 下一句
- 沧江白日樵渔路
「哀猿啼处有柴扉」出自:《访隐者不遇成二绝》
秋水悠悠浸墅扉,梦中来数觉来稀。
玄蝉去尽叶黄落,一树冬青人未归。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玄蝉去尽叶黄落,一树冬青人未归。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哀猿啼处有柴扉」作者: 李商隐
「哀猿啼处有柴扉」辞典释义
◎ 哀的意思
【丑集上 • 口】哀·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6
【唐韻】烏開切【集韻】【韻會】【正韻】於開切,音唉。【說文】閔也。【玉篇】哀傷也。【書·大誥】允蠢鰥寡哀哉。【詩·豳風】哀我人斯。
又【爾雅·釋訓】哀哀悽悽,懷報德也。【詩·小雅】哀哀父母。又憐也,愛也。【呂氏春秋】人主胡可以不務哀士。又【莊子·德充符】衞有惡人焉,曰哀駘它。【註】哀駘,醜貌;它,其名。又【諡法】恭仁短折曰哀。又姓。【風俗通】魯哀以後,因諡爲姓。【前漢·王莽傳】梓潼人哀章。【姓譜】宋有哀長吉。【正字通】明嘉靖進士哀貞,上命攺哀爲衷。又國名。【後漢·南蠻傳】哀牢人皆穿鼻儋耳。◎ 猿的意思
【巳集下 • 犬】猿·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10
【廣韻】雨元切【集韻】【韻會】于元切,音袁。【玉篇】俗猨字。【戰國策】猿獼猴錯木據水,則不若魚鼈。
◎ 啼的意思
【丑集上 • 口】啼·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9
〔古文〕謕【說文】同嗁。【禮·喪大記】主人啼。【穀梁傳·僖十年】麗姬下堂而啼。
◎ 处的意思
【申集中 • 虍】处·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5
【唐韻】昌與切【集韻】【正韻】敞呂切,音杵。【玉篇】居也。【詩·王風】莫或遑處。
又止也。【詩·召南】其後也處。【廣韻】留也,息也,定也。又居室也。【詩·大雅】于時處處。又歸也。【左傳·襄四年】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又分別也。【晉書·杜預傳】處分旣定,乃啓請伐吳之期。又制也。【晉書·食貨志】人閒巧僞滋多,雖處以嚴,而不能禁也。又姓。【前漢·藝文志】《處子》九篇。【師古註】《史記》云:趙有處子。【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北海太守處興。又州名。【一統志】晉屬永嘉郡,隋置處州。又【廣韻】讀去聲,昌據切。所也。【詩·邶風】爰居爰處,爰喪其馬。【魯語】五三次。【註】次,處也。三處,野、朝、市也。又【集韻】居御切。通據。人名,齊有梁丘處。又通杵。【公羊傳·僖十二年】侯處臼卒。【註】《左傳》作杵臼。【說文】作処。【廣韻】俗作䖏。◎ 有的意思
【辰集上 • 月】有·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2
〔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又【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又【繫辭】富有之謂大業。又【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又【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又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又【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又【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又叶演女切。【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 柴扉的意思
⒈ 柴门。亦指贫寒的家园。
引南朝 梁 范云 《赠张徐州稷》诗:“还闻稚子説,有客款柴扉。”
唐 李商隐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之二:“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西游记》第六七回:“长老欣然促马,至庄门外下马,只见那柴扉紧闭。”
清 吴伟业 《和王太常西田杂兴韵》:“乱后归来桑柘稀,牵船补屋就柴扉。”
洪深 《申屠氏》第三本:“方蛟 叫门,柴扉半启,走出一个庄客。”
总述:诗句哀猿啼处有柴扉出自《访隐者不遇成二绝》。作者是唐朝诗人李商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