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垂老看花开
- 拼音
- chuí lǎo kàn huā kāi
- 平仄
- 平仄仄平平
- 韵脚
- 上平十灰
- 上一句
- 迎春报酒熟
- 下一句
- 红蜡半含萼
「垂老看花开」出自:《对新家酝玩自种花》
香麹亲看造,芳丛手自栽。迎春报酒熟,垂老看花开。
红蜡半含萼,绿油新酦醅。玲珑五六树,潋滟两三杯。
恐有狂风起,愁无好客来。独酣还独语,待取月明回。
红蜡半含萼,绿油新酦醅。玲珑五六树,潋滟两三杯。
恐有狂风起,愁无好客来。独酣还独语,待取月明回。
「垂老看花开」作者: 白居易
「垂老看花开」辞典释义
◎ 垂老的意思
⒈ 将近老年。
引唐 杜甫 《垂老别》诗:“四郊未寧静,垂老不得安。”
明 瞿佑 《归田诗话·沉园感旧》:“予垂老流落,途穷岁晚,每诵此数联,輒为之悽然。”
鲁迅 《野草·颓败线的颤动》:“那垂老的女人口角正在痉挛。”◎ 看的意思
【午集中 • 目】看·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4
【唐韻】苦寒切【集韻】【韻會】【正韻】丘寒切,音刊。【說文】睎也。【博雅】視也。【吳志·周魴傳】看伺空隙。【文帝對燭賦】迴照金屏裏,眽眽兩相看。
又【宋史·禮志】大宴前一日,御殿閱百戲謂之獨看。又【遼史·地理志】大東丹國新建南京,分南北,市中爲看樓,晨集南市,夕集北市。又姓。見【姓苑】。又【唐韻】苦旰切【集韻】【韻會】墟旰切【正韻】袪幹切,刊去聲。義同。又叶苦堅切,音牽。【吳邁遠·長相思詩】經春不舉袖,秋落寧復看。一見願道意,君門已九關。關,音涓。又叶苦甸切,牽去聲。【蘇轍·詠彝亭詩】千里思山夢中見,要須罷郡歸來看。【說文】从手下目。徐曰:以手翳目而望也。重文作。俗作㸔。◎ 花的意思
【申集上 • 艸】花·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4
〔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
又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又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又【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鄭氏曰:,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又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藝之英華。花字與華用。而五經、諸子、楚辭、先秦、兩漢之書,皆古文相傳,凡華字未有攺爲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餘,頒之遠近,以爲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晉以下之新字乎。◎ 开的意思
【戌集上 • 門】开·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4
〔古文〕【廣韻】苦哀切【集韻】【韻會】丘哀切,音侅。【說文】張也。【廣韻】解也。【韻會】啟也。【爾雅·釋言】闢也。
又【五音集韻】通也。【易·乾卦疏】亨通也。會合萬物,令使開通而爲亨也。又發也。【禮·學記】故君子之敎喻也。開而勿達。【註】開謂發頭角。【疏】但爲學者,開發大義頭角而已。又釋也。【易·乾坤卦文言疏】諸卦及爻,皆從乾坤而出,故特作文言,以開釋之。【書·多方】殄戮多罪,亦克用勸,開釋無辜,亦克用勸。又【韻會】條也。又始也。【後漢·馮衍傳】開歲發春兮,百卉含英。【註】開、發,皆始也。【禮·檀弓】曩者爾心或開予。【註】開,謂諫爭有所發起。又星名。【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註】春秋運斗極云:斗第六開陽。又【集韻】州名。本漢朐䏰縣地,後魏置開州鎭。又縣名。【史記·高祖紀】與偕攻開封。又【功臣年表】開封侯陶舍。【註】縣名。屬河南。又【集韻】人名。【左傳·襄二十三年】曹開御戎。【註】齊臣。又【韻會】姓也。又【集韻】通作闓。詳闓字註。又【集韻】輕煙切,音牽。山名。在雍州。通作汧。又【韻補】叶音虧。【謝惠連·擣衣篇】盈篋自余手,幽緘君開。腰帶準疇昔,不知今是非。又叶音欺。【左思·蜀都賦】宣化之闥,崇禮之闈。華闕雙邈,重門洞開。【說文】開本字。
总述:诗句垂老看花开出自《对新家酝玩自种花》。作者是唐朝诗人白居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