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征人手尽垂
- 拼音
- zhēng rén shǒu jǐn chuí
- 平仄
- 平平仄仄平
- 韵脚
- 上平四支
- 上一句
- 战马头皆举
- 下一句
- 呜呜三奏罢
「征人手尽垂」出自:《赋得边城角》
边角两三枝,霜天陇上儿。望乡相并立,向月一时吹。
战马头皆举,征人手尽垂。呜呜三奏罢,城上展旌旗。
战马头皆举,征人手尽垂。呜呜三奏罢,城上展旌旗。
「征人手尽垂」作者: 白居易
「征人手尽垂」辞典释义
◎ 征的意思
【寅集下 • 彳】征·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5
〔古文〕徰【廣韻】【集韻】【韻會】諸盈切【正韻】諸成切,証平聲。【爾雅·釋言】行也。【易·泰卦】拔茅茹,以其彙征吉。【詩·小雅】之子于征。
又【韻會】征,伐也。【易·離卦】王用出征。【書·大禹謨】惟時有苗弗率,汝徂征。【孟子】征者,上伐下也。又【正韻】征,取也。【禮·王制】關譏而不征。又姓。【前漢·司馬相如傳】厮征伯僑,而役羨門兮。【註】仙人,姓征,名伯僑。又【韻會】通政。【周禮·地官·小司徒】施其職,而平其政。【註】音征,稅也。當作征。又通正。【周禮·夏官】惟加田無國正。【註】音征,稅也。獨加賞之田無稅。◎ 人手的意思
⒈ 他人之手。
引汉 贾谊 《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淮南子·人间训》:“身死人手,社稷为墟。”⒉ 指做事的人。
引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五:“至今弄得要人办事的时候,人手又太少了。”
吕剧《李二嫂改嫁》第四场:“没有人手干活,日子实在不好过。”◎ 尽的意思
【寅集上 • 尸】尽·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3
【正字通】俗盡字,詳皿部盡字註。
(盡)【唐韻】【正韻】慈忍切【集韻】【韻會】在忍切,秦上聲。【說文】器中空也。【小爾雅】止也。【玉篇】終也。【廣韻】竭也。【集韻】悉也。【易·繫辭】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左傳·哀元年】去惡莫如盡。【穀梁傳·定十年】孔子歷階而上,不盡一等。【禮·曲禮】君子不盡人之歡。【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史記·禮書】明者,禮之盡也。【荀子·正名篇】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註】適可而止也。又【韓鄂歲華紀麗】大酺小盡。【註】月三十日爲大盡,二十九日爲小盡。又姓。見【萬姓統譜】。又【唐韻】【正韻】卽忍切【集韻】【韻會】子忍切,津上聲。【類篇】極也。【正韻】盡之也。【書·康誥】往盡乃心。【詩·小雅】孔惠孔時,維其盡之。【左傳·閔二年】晉侯使太子申生伐東山皋落氏,曰:盡敵而反。【禮·樂記】殷周之盡矣。又【韻會】皆也。【左傳·昭二年】韓宣子曰:周禮盡在魯矣。又【類篇】任也。【增韻】縱令也。【左傳·文十四年】公子商人,盡其家貸於公。【禮·曲禮】虛坐盡後,食坐盡前。俗作儘。又盡盡,極視盡物之貌。【荀子·非十二子篇】學者之嵬盡盡然,盱盱然。又【韻會】徐刃切【正韻】齊進切,秦去聲。亦竭也。【周語】齊國佐其語盡。【註】盡其心意,善惡褒貶,無所諱也。【世說新語】可以累心處都盡。【註】盡,猶空也。◎ 垂的意思
【丑集中 • 土】垂·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5
〔古文〕【唐韻】【集韻】是爲切,音甀。自上縋下。【易·大傳】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詩·小雅】垂帶而厲。
又布也。【後漢·鄧禹傳】垂功名於竹帛。又同陲。堂之盡處近階者。【書·顧命】一人冕執戣,立于東垂。一人冕執瞿,立于西垂。【史記·袁盎傳】臣閒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又邊垂。【左傳·成十三年】虔劉我邊垂。【前漢·谷永傳】方今四垂宴然。又地名。【春秋·隱八年】宋公衞侯遇于垂。【註】垂,衞地,濟隂句陽縣東北有垂亭。【宣八年】仲遂卒于垂。【註】齊地。又【集韻】馳僞切,音縋。鄉名。在縣。又【集韻】樹僞切【正韻】殊僞切,音瑞。【書·舜典】垂共工。陸德明讀。又將及也。杜甫有垂老別詩。
总述:诗句征人手尽垂出自《赋得边城角》。作者是唐朝诗人白居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