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水阁虚凉玉簟空

诗句
水阁虚凉玉簟空
拼音
 shuǐ gé xū liáng yù diàn kōng
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仄
韵脚
上声一董、上平一东、去声一送
上一句
千竿竹翠数莲红
下一句
琥珀盏红疑漏酒

「水阁虚凉玉簟空」出自:《刘驸马水亭避暑》

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酒,
水晶帘莹更通风。赐冰满碗沉朱实,法馔盈盘覆碧笼。
尽日逍遥避烦暑,再三珍重主人翁。

「水阁虚凉玉簟空」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

「水阁虚凉玉簟空」辞典释义

◎ 水阁的意思

⒈  临水的楼阁。一般为两层建筑,四周开窗,可凭高远望。

唐 刘禹锡 《刘驸马水亭避暑》诗:“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
《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水阁遥通竹坞,风轩斜透松寮。”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一:“沉云椒 诗:‘一片湖光星万点,家家水阁上灯初。’”
巴金 《春》四:“船在慢慢地转弯,沿着峻峭的石壁走,把临湖的水阁抛在后面矮树丛中去了。”

◎ 虚的意思

【申集中 • 虍】虚·康熙筆画:12·部外筆画:6

〔古文〕【唐韻】朽居切【集韻】【正韻】休居切,音噓。空虛也。
【易·繫辭傳】周流六虛。【註】六虛,六位也。【疏】位本無體,因爻始見,故稱虛也。
【大戴禮】虛土之人大。【註】虛,縱也。
孤虛。【史記·龜筴傳】日辰不全,故有孤虛。
星名。【書·堯典】宵中星虛。
姓。【通志·氏族略】虛氏。見《姓苑》。
虛無,山名。【顏氏家訓】柏人城東有一孤山,或呼爲虛無山。
【廣韻】去魚切,音祛。【說文】大丘也。【集韻】古者九夫爲井,四井爲邑,四邑爲丘,丘謂之虛。
地名。【春秋·桓十二年】會宋公于虛。【註】宋地。
水名。【前漢·地理志】琅邪郡虛水。
次也。【晉語】實沉之虛,晉人是居。
【韻補】喜語切,音許。《毛詩》升彼虛矣,以望楚矣
叶虛王切。【道藏歌】提攜高上賔,反吾素靈房。道場靈沫內,高歌登大虛。【干祿字書】通作虚。

◎ 凉的意思

【子集下 • 冫】凉·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8

【唐韻】【集韻】【韻會】呂張切,音良。【正韻】涼,通作凉。【韻會】薄寒爲凉。【前漢·五行志】凉,冬殺也。【註】師古曰:凉,薄也。
(涼)【唐韻】【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音良。【說文】薄也。【左傳·莊三十二年】虢多涼德。
風名。【禮·月令】孟秋之月涼風至。
州名。【廣韻】漢武帝攺雍州爲涼州。
姓。魏太子太傅山陽涼茂。
與䣼同。【周禮·天官】漿人掌共王之六飮,水漿醴涼醫酏。
【唐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音亮。佐也。【詩·大雅】涼彼武王。本亦作諒。【韓詩】作亮。
信也。【詩·大雅】涼曰不可。

◎ 玉的意思

【午集上 • 玉】玉·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0

〔古文〕【唐韻】【正韻】魚欲切【集韻】【韻會】虞欲切,音獄。【說文】石之美者。玉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䚡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楊,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絜之方也。【五音集韻】烈火燒之不熱者,眞玉也。【易·鼎卦】鼎玉鉉。【疏】正義曰:玉者,堅剛而有潤者也。
【說卦】乾爲玉爲金。【疏】爲玉爲金,取其剛之淸明也。【詩·大雅】金玉其相。【禮·聘義】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淸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于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管子·侈靡篇】玉者,隂之隂也。【白虎通】玉者,象君子之德,燥不輕,溫不重,是以君子寶之。
水玉,水精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水玉磊砢。【註】水玉,水精也。
美貌也。【公羊傳·宣十二年】是以使寡人得見君之玉面,而微至乎此。【疏】言玉面者,亦美言之也。【史記·丞相世家】如冠玉耳。
珍食曰玉食。【書·洪範】惟辟玉食。【釋文】漢書云:玉食,珍食也。
時和曰玉燭。【爾雅·釋天】四時和謂之玉燭。【疏】言四時和氣,溫潤明照,故曰玉燭。
地名。【左傳·哀十二年】宋鄭之閒有地焉,曰:彌作,頃丘,玉暢,嵒,戈,鍚。【註】凡六邑。
河名。【正字通】後晉天福中,鴻臚卿張匡鄴使于闐,著行程記。言玉河在于闐城外,其源出昆山,西流一千三百里,至于闐界,疏爲三河,一白玉河,二綠玉河,三黑玉河。五六月水漲,玉隨流而至,多寡視水小大。七八月水退可取,彼人謂之撈玉。
關名。【前漢·張騫傳】酒泉列亭鄣至玉門矣。【註】玉門關在龍勒界。
星名。【後漢·郞顗傳】從西方天苑趨,左足入玉井。【註】參星下四小星爲玉井。
木名。【山海經】開明北有文玉樹。【註】五釆玉樹。
草名。【爾雅·釋草】蒙,玉女。【註】女蘿別名。
【正字通】寒玉,竹別名。亦曰綠玉。
鳥名。【前漢·司馬相如傳】鴐鵞屬玉。【郭註】屬玉似鴨而大,長頸,赤目,紫紺色。
觀名。【前漢·宣帝紀】行幸萯陽宮屬玉觀。【註】晉灼曰:屬玉,水鳥,以名觀也。又蚌名。【爾雅·釋魚·蜃小者珧註】珧,玉珧,卽小蚌。
姓。【史記·封禪書】濟南人公玉帶。【註】公玉,姓。帶,名。【風俗通】齊濬王臣有公玉冉。
愛也,成也。【詩·大雅】王欲玉女,是作大諫。【註】玉,寶愛之意。【張載·西銘】貧賤憂戚,庸玉女于成也。
【廣韻】息逐切。【集韻】息六切,音肅。【廣韻】朽玉。
琢玉工。【集韻】或作璛。
姓。【史記·封禪書公玉帶註】索隱曰:玉又音肅。【後漢·光武紀】留太守玉况爲大司徒。【註】玉,音肅,京兆人。
【廣韻】相玉切【集韻】須玉切,音粟。西戎國名。亦姓。
【五音集韻】許救切,音齅。篆玉工也。
【韻補】叶音域。【漢費鳳】體履柔和,溫其如玉,修孝友于閨門,執忠謇于王室。【易林】鈆刀攻玉,堅不可得。盡我筋力,胝繭爲疾。
叶音龠。【易林】桑華腐蠹,衣敝如絡。女工不成,絲帛爲玉。
叶音迂。【洞頌】韞產寶玉,叶含耀明珠。【說文】王象三王之連,丨其貫也。【註】徐曰:王中畫近上,王三畫均。李陽冰曰:三畫正均,如貫王也。【類篇】隸始加點,以別帝王字。【六書精蘊】帝王之王,一貫三爲義。三者,天,地,人也。中畫近上,王者法天也。珠王之王,三畫相均,象連貫形。俗書不知帝王字中畫近上之義,加點于旁以別之。

◎ 簟的意思

【未集上 • 竹】簟·康熙筆画:18·部外筆画:12

【廣韻】徒玷切【集韻】【韻會】【正韻】徒點切,音扂。竹名。【南越志】博羅縣東洲足簟竹銘曰:簟竹旣大,薄且空中,節長一丈,其長如松。【贊寧·筍譜】簟竹,長二丈猶爲筍,可食。
【集韻】徒念切,音磹。【說文】竹席也。【釋名】簟,簟也,布之簟簟然平正也。【揚子·方言】宋謂之笙,關西謂之簟。【詩·齊風】簟茀朱鞹。【傳】方文席也。
【小雅】下莞上簟。【箋】竹葦曰簟。【禮·禮器】莞簟之安,而稾鞂之設。【左思·吳都賦】桃笙象簟。【註】桃笙,桃枝簟。吳人謂簟爲笙。
象牙以爲簟。
叶徒錦切【詩·小雅】下莞上簟,乃安斯寢。【朱傳】簟,徒檢、徒錦二反。寢,于檢、于錦二反。

◎ 空的意思

【午集下 • 穴】空·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3

【唐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音崆。空虛也。【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天牢,謂之空。
大也。【詩·小雅】在彼空谷。【傳】大也。
盡也。【爾雅·釋詁】空,盡也。【詩·小雅】杼柚其空。
太空,天也。
地名。【爾雅·釋地】北戴斗極爲空桐。【左傳·哀二十年】宋公遊于空澤。【註】空澤,宋地。【史記·殷本紀註】伊尹生于空桑。【前漢·地理志】京兆縣十二,其三曰船司空。【註】縣名。本主船之官,遂以爲縣。
【武帝紀】元鼎五年,行幸雍遂,踰隴登空同。【註】空同,山名。亦作崆峒。【山海經】白馬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空桑之水出焉。【括地志】徵在生孔子空桑之地,今名空竇,在曲阜縣南二十里女陵山。【魏土地記】代城東北九十里有空侯城。
官名。【書·舜典】伯禹作司空。
【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時地利。
拜名。【周禮·春官】大祝辨九拜,三曰空首。【疏】先以兩手拱地,乃頭至手,是爲空首也。
樂器名。【風俗通】箜篌,一名坎侯。或曰空侯,取其空中。【楚辭註】空桑,瑟名。
獄名。【禮·記疏】囹圄,魏曰司空。
姓。【廣韻】漢複姓有空桐空相二氏。
【集韻】【韻會】苦動切【正韻】康董切,音孔。穴也,竅也,竉也。通作孔。【周禮·冬官考工記】函人眡其鑽空。【史記·五帝紀】瞍使舜穿井,爲匿空旁出。【大宛傳】張騫鑿空。【註】西域本無道路,今鑿孔而通之也。【韓非子·喩世篇】空竅者,神明之戸牖也。【韻會小補】秦人呼土窟爲土空。
【集韻】【韻會】【正韻】苦貢切,音控。窮也。【詩·小雅】不宜空我師。【註】不宜使小人困窮民也。
缺也。【揚子·法言】酒誥之篇俄空焉。
虛也。【論語】回也其庶乎,屢空。【註】空猶虛中也。
叶枯江切。【徐幹·思室詩】良會無有期,中心摧且傷。不聊憂飧食,嗛嗛常饑空。
叶枯良切。【詩·小雅】小東大東,杼柚其空。糾糾葛屨,可以履霜

总述:诗句水阁虚凉玉簟空出自《刘驸马水亭避暑》。作者是唐朝诗人刘禹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