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暗飞萤自照
- 拼音
- àn fēi yíng zì zhào
- 平仄
- 仄平平仄仄
- 韵脚
- 去声十八啸
- 上一句
- 稀星乍有无
- 下一句
- 水宿鸟相呼
「暗飞萤自照」的意思,全诗译文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竹林中的凉气渐渐侵入卧室,郊野茫茫,月光洒满庭院的每个角落。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更深露重,竹叶上凝聚成许多小水珠儿,不时地滴滴答答地滚落下来;此时月照中天,星子稀疏时有时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萤火虫在黑暗中飞行,自己照亮自己;栖息在溪旁的鸟儿已经醒来,呼唤着同伴。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这一夜思考着千桩万桩的事,哪一桩不与战事有关?只能枉自悲叹如此良夜白白地逝去。
「暗飞萤自照」出自:《倦夜(吴曾《漫录》云:顾陶《类编》题作倦秋夜)》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暗飞萤自照」作者: 杜甫
「暗飞萤自照」辞典释义
◎ 暗的意思
【辰集上 • 日】暗·康熙筆画:13·部外筆画:9
【唐韻】【集韻】【韻會】烏紺切。音闇。【說文】日無光也。【玉篇】不明也。
又【博雅】深也。【揚雄·甘泉賦】稍暗暗而靚深。【註】暗暗,深空之貌。又【集韻】鄔感切,音黤。義同。又【韻補】叶伊甸切。【歐陽修·送胡學士詩】都門春漸動,柳色綠將暗。挂帆千里風,水闊江灩灩。◎ 飞的意思
【戌集下 • 飛】飞·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0
〔古文〕【唐韻】甫微切【集韻】【韻會】匪微切,音非。【玉篇】鳥翥。【廣韻】飛翔。【易·乾卦】飛龍在天。【詩·邶風】燕燕于飛。
又官名。【前漢·宣帝紀】西羌反,應募佽飛射士。又【釋名】船上重室曰飛廬。在上,故曰飛也。又六飛,馬名。【前漢·袁盎傳】騁六飛,馳不測山。【註】六馬之疾若飛也。別作騛。又桑飛,鷦鷯別名。又飛廉,神禽名。【三輔黃圖】能致風,身似鹿,頭似雀,有角,蛇尾,文似豹。【郭璞云】飛廉,龍雀也。世因以飛廉爲風伯之名,其實則禽也。又【本草】漏蘆一名飛廉。又【廣韻】古通作蜚。【史記·秦紀】蜚廉善走。又借作非。【漢·長蔡君頌】飛陶唐其孰能若是。【說文徐註】上旁飞者,象鳥頸。◎ 萤的意思
【申集中 • 虫】萤·康熙筆画:16·部外筆画:10
【唐韻】戸扃切【韻會】互扃切,音熒。火蟲名。【禮·月令】腐草爲螢。【爾雅·釋蟲】螢火卽炤。【註】夜飛,腹下有火。【古今注】螢,一名耀夜,一名景天,一名熠燿,一名丹良,一名燐,一名丹鳥,一名夜光,一名宵燭。【埤雅】螢無胃而育。【晉書·車傳】家貧不常得油,夏日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
又【集韻】【正韻】于平切,音榮。義同。或作。◎ 自的意思
【未集下 • 自】自·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0
◎ 照的意思
【巳集中 • 火】照·康熙筆画:13·部外筆画:9
【唐韻】之少切【集韻】【韻會】【正韻】之笑切,音詔。【說文】本作㷖。【增韻】明所燭也。【易·離卦】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書·泰誓】若日月之照臨。
又【正字通】北齊劉縚兄弟,父名照,一生不作照字,惟依火旁作炤。【廣韻】同炤。【集韻】或省作昭。唐武后作曌。
总述:诗句暗飞萤自照出自《倦夜(吴曾《漫录》云:顾陶《类编》题作倦秋夜)》。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