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舟人指点到今疑
- 拼音
- zhōu rén zhǐ diǎn dào jīn yí
- 平仄
- 平平仄仄仄平平
- 韵脚
- 上平四支
- 上一句
- 最是楚宫俱泯灭
- 下一句
- 群山万壑赴荆门
「舟人指点到今疑」的意思,全诗译文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关中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躲避战乱漂泊流浪来到西南。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长久地停留三峡楼台熬日月,与五溪民族都住在一片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羯胡人狡诈事主终究不可靠,伤时感世的诗人至今未回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梁代庾信的一生处境最凄凉,到晚年作的诗赋轰动了江关。
「舟人指点到今疑」出自:《咏怀古迹五首》
「舟人指点到今疑」作者: 杜甫
「舟人指点到今疑」辞典释义
◎ 舟人的意思
⒈ 船夫。
引《诗·小雅·大东》:“舟人之子,熊羆是裘。”
毛 传:“舟人,舟楫之人。”
晋 木华 《海赋》:“於是舟人渔子,徂南极东。”
唐 郑谷 《舟行》诗:“九派迢迢九月残,舟人相语且相宽。”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二月十四日》:“岭头积雪未消,舟人谓春夏之间,花放满山,香闻百里,诚胜境也。”◎ 指点的意思
⒈ 以手指或其他物点示。
引唐 李白 《相逢行》:“金鞭遥指点,玉勒近迟回。”
宋 姜夔 《虞美人》词:“而今指点来时路,却是冥濛处。”
明 杨巍 《早秋登龙门城楼》诗:“指点 云州 地,真为 汉 北门。”⒉ 评说;指责。
引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硕儒俊士,未或指点,而吾生独评其短。”
《朱子语类》卷五一:“大抵説得宽广,自然不受指点;若説得亲切,又觉得意思局促,不免有病。”
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⒊ 指示,点拨。
引唐 白居易 《小童薛阳陶吹觱篥歌》:“指点之下师授声,含嚼之间天与气。”
明 李介 《天香阁随笔》卷一:“不经指点,虽得其弓无用也。”
《儒林外史》第十回:“小子无知妄作,要求表叔指点。”
郭沫若 《卓文君》第二景:“爹爹,我想我们学琴,从来不曾得过名师的指点。”◎ 到的意思
【子集下 • 刀】到·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6
【唐韻】【正韻】都導切【集韻】【韻會】刀號切,音倒。【爾雅·釋詁】到,至也。【疏】到者,自遠而至也。【詩·大雅】靡國不到。
又姓。【韻會】出彭城楚令尹屋到之後。◎ 今的意思
【子集中 • 人】今·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2
◎ 疑的意思
【午集上 • 疋】疑·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9
〔古文〕【唐韻】語其切【集韻】魚其切【韻會】凝其切,音宜。惑也。【廣韻】不定也。【易·乾卦】或之者,疑之也。【禮·坊記】夫禮者所以章疑別微。以爲民坊者也。【疏】疑謂是非不決,當用禮以章明之。
又度也。【儀禮·士相見禮】凡燕見于君,必辨君之南面,若不得,則正方不疑君。【註】疑,度也,不可預度君之面位,邪立嚮之。又【廣韻】恐也。又【增韻】似也,嫌也。又【爾雅·釋言】戾也。又山名。【淮南子·原道訓】九疑之南,陸事寡而水事衆。【註】九疑,山名也。在蒼梧。又神名。【山海經】符惕之山,其上多椶柟,下多金玉,神江疑居之。又官名。【禮·文王世子】虞夏商周有師保,有疑丞。【疏】古者天子必有四鄰,前曰疑,後曰丞,左曰輔,右曰弼。又【韻會】疑陵切【正韻】魚陵切,音凝,定也。【詩·大雅】靡所止疑,云徂何往。【傳】疑,定也。【疏】正義曰:疑,音凝。疑者,安靜之義,故爲定也。【莊子·達生篇】用志不分,乃疑于神。又【集韻】魚乙切【韻會】【正韻】魚乞切,銀入聲。【儀禮·鄕射禮】賓升西階,上疑立。【註】疑,止也。有矜莊之色。【釋文】疑,魚乙切。又【士昏禮】婦疑立于席西。【註】疑,正立自定之貌。又【集韻】【韻會】偶起切,同擬。【易·文言】隂疑于陽。【禮·射義】不以公卿爲賓,而以大夫爲賓,爲疑也。【註】疑,自下上至之辭也。【疏】疑,擬也。是在下比擬於上,故云自下上至之辭也。又【韻補】叶魚記切,音義。【易·升卦】升虛邑無所疑也。又叶魚求切,音牛。【賈誼·鵩賦】德人無累,知命不憂。細故芥蔕,何足以疑。
总述:诗句舟人指点到今疑出自《咏怀古迹五首》。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