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香闻锦带羹

诗句
香闻锦带羹
拼音
 xiāng wén jǐn dài gēng
平仄
平平仄仄平
韵脚
下平八庚
上一句
滑忆雕胡饭
下一句
溜匙兼暖腹

「香闻锦带羹」出自:《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

客子庖厨薄,江楼枕席清。衰年病只瘦,长夏想为情。
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溜匙兼暖腹,谁欲致杯罂。

「香闻锦带羹」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

「香闻锦带羹」辞典释义

◎ 香的意思

【戌集下 • 香】香·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0

〔古文〕㿝【廣韻】許良切【集韻】【韻會】【正韻】虛良切,音鄕。【玉篇】芳也。【正韻】氣芬芳。【書·君】至治馨香,感于神明。【詩·周頌】有飶其香。【禮·月令】中央土,其臭香。
草木之香,如沉香,棧香,蜜香,檀香,具載。【洪芻·香譜】及【葉延珪·香隸】諸書。
獸亦有香。【談苑】商女山中多麝,其性絕愛其臍,爲人逐急,卽投巖舉爪,剔裂其香。
【本草】麝香有三等:第一生香,亦名遺香,乃麝自剔出者。其次臍香。其三心結香。
有小麝,其香更奇。
風香。【庾信詩】結客少年塲,春風滿路香。
含香。【漢官儀】尚書郞含雞舌香,伏奏事。
酒香。【王績詩】稍覺池亭好,偏宜酒甕香。【杜甫詩】浩蕩風塵外,誰知酒熟香。
花名。【廬山記】一比丘晝寢盤石上,夢中聞花香酷烈,及覺,求得之,因名睡香。四方聞之,謂爲花中祥瑞,遂名瑞香。
丁香。【本草】一名丁子香,花紫白色,生子,小者爲丁香,大者爲母丁香。
酒名。【蘇軾·送碧香酒詩】碧香近出帝子家,鵝兒破殼酥流盎。【劉子翬詩】未饒赤壁風流在,且向何家醉碧香。
阿香。【搜神記】永和中,義興人姓周,出都,日暮。道邊有一新草小屋,一女子出門,周求寄宿。一更中,聞外有小兒喚阿香聲,云:官喚汝推雷車。女乃辭去。夜遂大雷雨。
人名。黃香,仇香,見【後漢書】。
姓。明四譯館通事香牛。
山名。【唐書·白居易傳】與香山僧如滿結香火社,自稱香山居士。
水名。【述異記】吳故宮有香水溪。
殿名。【三輔黃圖】武帝時,後宮八區,有披香殿。
享名。【李白詩】沉香亭北倚闌干。

◎ 闻的意思

【未集中 • 耳】闻·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8

〔古文〕䎽䎹【唐韻】【集韻】無分切,音文。【說文】知聞也。【書·堯典】帝曰:兪,予聞如何。【禮·少儀】聞始見君子者。【疏】謂作記之人,不敢自專制其儀,而傳聞舊說,故云。
【禮·玉藻】凡於尊者,有獻而弗敢以聞。【前漢·武帝紀】舉吏民能假貸貧民者以聞。
姓。【正字通】宋咸平進士聞見。明尚書聞淵。
聞人,複姓。【後漢·靈帝紀】太僕沛國聞人襲爲太尉。【註】姓聞人,名襲,風俗通曰:少正卯,魯之聞人,其後氏焉。
獸名。【山海經】杳山有獸焉,其狀如彘,黃身白頭白尾,名曰聞,見則天下大風。
【廣韻】亡運切【集韻】【韻會】【正韻】文運切,音問。【韻會】聲所至也。【詩·小雅】聲聞于天。【書·呂】發聞惟腥。【釋文】聞,音問,又如字。
【廣韻】名達。【書·微子之命】爾惟踐修厥猷,舊有令聞。【詩·大雅】令聞令望。【朱註】令聞,善譽也。
通作問。【前漢·匡衡傳】淑問揚乎疆外。
【韻補】叶無沿切,音近眠。【楚辭·九章】孤臣唫而抆淚兮,放子出而不還。孰能思而不隱兮,昭彭咸之所聞。還音旋。

◎ 锦带的意思

⒈  锦制的带子。

《礼记·玉藻》:“居士锦带,弟子縞带。”
孔颖达 疏:“锦带者,以锦为带。”
前蜀 薛昭蕴 《浣溪沙》词:“鈿匣菱花锦带垂,静临兰槛卸头时。”
明 何景明 《七述》:“缀以锦带,悬以吴钩。”

⒉  即莼菜。

唐 杜甫 《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诗:“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
仇兆鳌 注引 朱鹤龄 曰:“锦带,即蓴丝。 《本草》作蒓,或谓之锦带,生 湖南 者最美。”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八·莼》:“《诗》云:‘薄采其茆’,其蒓也。或讳其名,谓之锦带。”

⒊  花名。又名海仙花。

宋 王禹偁 《海仙花》诗之三:“锦带为名卑且俗,为君呼作海仙花。”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事志》:“胊山 有花类海棠而枝长,花尤密,惜其不香无子。既开,繁丽裊嫋,如曳锦带,故 淮南 人以锦带目之。 王元之 以其名俚,命之曰海仙。”

◎ 羹的意思

【未集中 • 羊】羹·康熙筆画:19·部外筆画:13

【廣韻】【正韻】古衡切【集韻】【韻會】居行切,音庚。【說文】作。五味和羹也。小篆从羔从美。【爾雅·釋器】肉謂之羹。【註】肉臛也。【疏】肉之所作臛名羹。【書·說命】若作和羹,爾惟鹽梅。【傳】鹽咸梅醋,羹須咸醋以和之。【禮·樂記】大羹不和。【註】大羹,肉湇,不調以鹽菜。
【云仙雜記】史鳳,宣城妓也。待客有差等,最下者不相見,以閉門羹待之。
【集韻】何庚切,音行。義同。
【集韻】盧當切,音郞。【韻補】左氏傳,陳蔡不羹。【釋文】音郞。正義曰:古者羹臛之字亦爲郞,故魯頌、楚辭、急就章與楊房漿爲韻。近世獨以爲地名。宋玉招魂:肥牛之腱臑若芳,和酸若苦陳吳羹。◎按說文、小篆俱作羹。《正字通》止收羮,不收羹,則从俗字,而反失正字矣。今增入。羮,俗羹字。見未集。

总述:诗句香闻锦带羹出自《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