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黄鹤佐丹凤
- 拼音
- huáng hè zuǒ dān fèng
- 平仄
- 平仄仄平仄
- 韵脚
- 去声一送
- 下一句
- 不能群白鹇
「黄鹤佐丹凤」出自:《黄鹤》
遥忆君轩上,来下天池间。明珠世不重,知有报恩环。
「黄鹤佐丹凤」作者: 沈佺期
「黄鹤佐丹凤」辞典释义
◎ 黄鹤的意思
⒈ 鸟名。即鹤。
引南朝 宋 汤惠休 《杨花曲》之二:“江 南相思引,多叹不成音。黄鹤西北去,衔我千里心。”
北周 庾信 《小园赋》:“黄鹤戒露,非有意於轮轩;爰居避风,本无情於鐘鼓。”
倪璠 注引 周处 《风土记》:“鸣鹤戒露。”⒉ 鸟名。即黄鹄。参见“黄鵠”。
引唐玄宗 《春台望》诗:“太液池 中下黄鹤, 昆明水 上映牵牛。”
唐 崔湜 《大漠行》:“近见行人畏白龙,遥闻公主愁黄鹤。”⒊ 喻贤才,大才。
引唐 沉佺期 《黄鹤》诗:“黄鹤佐丹凤,不能羣白鷴。”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五:“方知黄鹤举,千里独徘徊。”
唐 岑参 《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潜虬且深蟠,黄鹤飞未晚。”
陈铁民 等校注:“古人常把‘黄鹤’与‘黄鵠’混而为一,相传黄鵠是一种极善于高飞的大鸟……这里以‘潜虬’‘黄鹤’喻 王昌龄,谓其有大才,姑且隐伏待时,日后飞腾,亦不为晚。”⒋ 后以“黄鹤”比喻一去不返的事物。
引唐 崔颢 《黄鹤楼》诗:“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餘 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四回:“本来当日定亲的地方不好,跑到那‘黄鹤一去不復返’的去处定个亲,此刻闹得新娘变了黄鹤了,为之奈何!”
清 讴歌变俗人 《醒世缘弹词》第九回:“到他房内去搜寻,黄鹤无踪不见形。”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七:“刘先生 去了,但从此以后便渺如黄鹤。”◎ 佐的意思
【子集中 • 人】佐·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5
【廣韻】則箇切【正韻】子賀切,左去聲。輔也,貳也。【周禮·天官】以佐王均邦國。【論語註】顏子王佐之才。
又【史記·天官書】五星者,天之五佐,見伏有時,盈縮有度。又【集韻】子我切。義同。◎ 丹凤的意思
⒈ 头和翅膀上的羽毛为红色的凤鸟。
引《禽经》“鸞” 晋 张华 注:“首翼赤曰丹凤。”
唐 元稹 《桐花》诗:“丹凤巢阿阁,文鱼游碧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丐仙》:“俄见朝阳丹凤,啣一赤玉盘,上有玻璃琖二,盛香茗,伸颈屹立。”⒉ 喻下达诏书的使者。亦指诏书。
引南朝 梁简文帝 《汉高庙赛神》诗:“白云 苍梧 去,丹凤 咸阳 来。”
唐 黄滔 《贺清源仆射新命》诗:“二天在顶家家咏,丹凤衔书岁岁来。”
明 高明 《琵琶记·春宴杏园》:“九重天上声名重,紫泥封已传丹凤。”⒊ 指丹凤城或丹凤阙、丹凤门、丹凤楼。亦借称帝都、朝廷。
引唐 东方虬 《昭君怨》诗之二:“揜泪辞丹凤,衔悲向白龙。”
明 陈玉阳 《昭君出塞》:“謫青鸞,寃生画郎;今日呵,辞丹凤,愁生故乡。”⒋ 喻杰出者。
引元 关汉卿 《双赴梦》第四折:“俺哥哥丹凤之具。”
总述:诗句黄鹤佐丹凤出自《黄鹤》。作者是唐朝诗人沈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