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读书破万卷

诗句
读书破万卷
拼音
 dú shū pò wàn juǎn
平仄
仄平仄仄仄
韵脚
上声十三阮、上声十六铣、下平一先
上一句
叹君在军中
下一句
何事来从戎

「读书破万卷」出自:《北庭贻宗学士道别》

万事不可料,叹君在军中。读书破万卷,何事来从戎。
曾逐李轻车,西征出太蒙。荷戈月窟外,擐甲昆仑东。
两度皆破胡,朝廷轻战功。十年只一命,万里如飘蓬。
容鬓老胡尘,衣裘脆边风。忽来轮台下,相见披心胸。
饮酒对春草,弹棋闻夜钟。今且还龟兹,臂上悬角弓。
平沙向旅馆,匹马随飞鸿。孤城倚大碛,海气迎边空。
四月犹自寒,天山雪濛濛。君有贤主将,何谓泣途穷。
时来整六翮,一举凌苍穹。

「读书破万卷」作者:

岑参(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长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有《岑嘉州诗集》。

「读书破万卷」辞典释义

◎ 读书的意思

⒈  阅读书籍;诵读书籍。

《礼记·文王世子》:“秋学礼,执礼者詔之;冬读书,典书者詔之。”
唐 韩愈 《感二鸟赋》序:“读书著文,自七岁至今,凡二十二年。”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十四:“正是 王先生 的声音,原来 王先生 在读书哩。”

⒉  核对入椁物件的单子。

《礼记·杂记》:“荐马者哭踊,出乃包奠而读书。”
孔颖达 疏:“书,谓凡送亡者賵入椁之物书也。读之者,省録之也。”

⒊  宣读盟辞。

《穀梁传·僖公九年》:“葵丘 之会,陈牲而不杀,读书加于牲上,壹明天子之禁。”

⒋  上学;学习功课。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二:“我们的三叔祖、大伯父都是进了学的。但是行二的我们三伯父,行三的我们父亲,因为家业雕零,便再没有读书的馀裕了。”
浩然 《石山柏》:“我发觉,山里的孩子不仅聪明、记忆力强,而且对读书都是非常地新奇和认真。”

◎ 破的意思

【午集下 • 石】破·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5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普過切,頗去聲。壞也,剖也,裂也,劈也,坼也。【正字通】凡物壞,及行師敗其軍,奪其地,皆曰破。說文專訓石碎,泥。
【韻會】曲破,樂名。樂書云:唐明皇天寶,樂章多以邊地名曲。如伊州,甘州之類。曲終繁聲,名爲入破。
【字彙補】披義切,音媲壞也。
叶博屑切,音鷩。【呂覽】膏以明自煎,鐸以聲自穴。翠以羽殃身,蚌以珠致破。

◎ 万的意思

【子集上 • 一】万·康熙筆画:3·部外筆画:2

【廣韻】【集韻】【韻會】同萬。
三字姓。西魏有柱國万紐于謹。又【廣韻】莫北切【集韻】密北切。万俟,複姓。俟音其,今讀木其。北齊特進万俟普。

◎ 卷的意思

【子集下 • 卩】卷·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6

【唐韻】居倦切【集韻】【韻會】古倦切【正韻】吉掾切,音眷。【說文】厀曲也。
書卷。【揚子·法言】一卷之書,必立之師。【增韻】可舒卷者曰卷。編次者曰帙。
【唐韻】居轉切【集韻】【韻會】【正韻】古轉切,眷上聲。【廣韻】舒卷之卷。【韻會】或作捲。
卷耳,艸名。【詩·周南】采采卷耳。
卷舌,星名。【前漢·劉向傳】客星見昴卷之閒。【註】師古曰:見於昴與卷舌之閒也。
【唐韻】巨員切【集韻】【韻會】逵員切,音權。【集韻】曲也。【詩·大雅】有卷者阿。
【中庸】一卷,石之多。【註】猶區也。
【韻會】大卷,黃帝樂名。【周禮·大司樂註】卷者,卷聚之義。
通作惓。【前漢·賈捐之傳】敢昧死竭卷卷。
【集韻】【韻會】【正韻】驅圓切,音㒽。【集韻】縣名,在河南。【前漢·周勃傳】周勃,沛人,其先卷人也。
【集韻】一曰冠武。
【正韻】古本切,音袞。【禮·王制】三公一命卷,天子卷冕。

总述:诗句读书破万卷出自《北庭贻宗学士道别》。作者是唐朝诗人岑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