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石怪玉嶔岑
- 拼音
- shí guài yù qīn cén
- 平仄
- 仄仄仄?平
- 韵脚
- 下平十二侵
- 上一句
- 苔斑钱剥落
- 下一句
- 鹊顶迎秋秃
「石怪玉嶔岑」出自:《乐天是月长斋鄙夫此时愁卧里闾非远云雾难披因以…惊禅》
五月长斋月,文心苦行心。兰葱不入户,薝卜自成林。 ——刘禹锡
护戒先辞酒,嫌喧亦彻琴。尘埃宾位静,香火道场深。 ——白居易
我静驯狂象,餐馀施众禽。定知于佛佞,岂复向书淫。 ——刘禹锡
阑药凋红艳,庭槐换绿阴。风光徒满目,云雾未披襟。 ——白居易
树为清凉倚,池因盥漱临。蘋芳遭燕拂,莲坼待蜂寻。 ——刘禹锡
舍下环流水,窗中列远岑。苔斑钱剥落,石怪玉嶔岑。 ——白居易
鹊顶迎秋秃,莺喉入夏瘖。绿杨垂嫩色,綖棘露长针。 ——刘禹锡
散秩身犹幸,趋朝力不任。官将方共拙,年与病交侵。 ——白居易
徇乐非时选,忘机似陆沈。鉴容称四皓,扪腹有三壬。 ——刘禹锡
携手惭连璧,同心许断金。紫芝虽继唱,白雪少知音。 ——白居易
忆罢吴门守,相逢楚水浔。舟中频曲晏,夜后各加斟。 ——刘禹锡
浊酒销残漏,弦声间远砧。酡颜舞长袖,密坐接华簪。 ——白居易
持论峰峦峻,战文矛戟森。笑言诚莫逆,造次必相箴。 ——刘禹锡
往事应如昨,馀欢迄至今。迎君常倒屣,访我辄携衾。 ——白居易
阴魄初离毕,阳光正在参。待公休一食,纵饮共狂吟。 ——刘禹锡
护戒先辞酒,嫌喧亦彻琴。尘埃宾位静,香火道场深。 ——白居易
我静驯狂象,餐馀施众禽。定知于佛佞,岂复向书淫。 ——刘禹锡
阑药凋红艳,庭槐换绿阴。风光徒满目,云雾未披襟。 ——白居易
树为清凉倚,池因盥漱临。蘋芳遭燕拂,莲坼待蜂寻。 ——刘禹锡
舍下环流水,窗中列远岑。苔斑钱剥落,石怪玉嶔岑。 ——白居易
鹊顶迎秋秃,莺喉入夏瘖。绿杨垂嫩色,綖棘露长针。 ——刘禹锡
散秩身犹幸,趋朝力不任。官将方共拙,年与病交侵。 ——白居易
徇乐非时选,忘机似陆沈。鉴容称四皓,扪腹有三壬。 ——刘禹锡
携手惭连璧,同心许断金。紫芝虽继唱,白雪少知音。 ——白居易
忆罢吴门守,相逢楚水浔。舟中频曲晏,夜后各加斟。 ——刘禹锡
浊酒销残漏,弦声间远砧。酡颜舞长袖,密坐接华簪。 ——白居易
持论峰峦峻,战文矛戟森。笑言诚莫逆,造次必相箴。 ——刘禹锡
往事应如昨,馀欢迄至今。迎君常倒屣,访我辄携衾。 ——白居易
阴魄初离毕,阳光正在参。待公休一食,纵饮共狂吟。 ——刘禹锡
「石怪玉嶔岑」作者: 刘禹锡
「石怪玉嶔岑」辞典释义
◎ 石的意思
【午集下 • 石】石·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0
〔古文〕【唐韻】【集韻】【正韻】常隻切【韻會】常亦切,音碩。【增韻】山骨也。【釋名】山體曰石。【易·說卦傳】艮爲山,爲小石。【楊泉物理論】土精爲石,石氣之核也。氣之生石,猶人筋絡之生爪牙也。【春秋·說題詞】石,隂中之陽,陽中之隂,隂精補陽,故山含石。
又樂器,八音之一。【書·益稷】擊石拊石。【註】石,磬也。又樂聲不發揚亦曰石。【周禮·春官·典同】厚聲石。【註】鐘太厚則如石,叩之無聲。又堅也。【前漢·揚雄傳】石畫之臣。【師古註】言堅固如石。亦作碩。又星亦稱石。【左傳·僖十六年】隕石于宋五,隕星也。又量名。十斗曰石。【前漢·食貨志】夫治田百畮,歲收畮一石半,爲粟百五十石。又官祿秩數稱石。【師古曰】漢制,三公號稱萬石,以下遞減至百石。又粗布皮革之數亦稱爲石。【唐書·張弘靖傳】汝輩挽兩石弓,不如識一丁字。又水亦稱石。【水經注】河水濁,淸澄一石水六斗泥。又酒亦稱石。【史記·滑稽傳】臣飲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又衡名。百二十斤爲石。【書·五子之歌】關石和鈞。【註】三十斤爲鈞,四鈞爲石。【禮·月令】仲春鈞衡石。【前漢·律歷志】石者,大也,權之大者。又州名。【廣韻】秦伐趙取離石,周因邑以名州。又姓。【左傳】衞大夫石碏。又複姓。孔子弟子有石作蜀。又叶常義切,音嗜。【宋玉·高唐賦】勢薄岸而相擊兮,隘交引而却會。崪中怒而特高兮,若浮海而望碣石。又叶石若切,音杓。【楚辭·惜誓】方世俗之幽昬兮,眩白黑之美惡。放山淵之龜玉兮,相與貴夫礫石。又【招魂】長人千仞,惟魂是索些。十日代出,流金礫石些。又叶七各切,音錯。【郭璞·爾雅贊】鰒似蛤,有鱗無殻。一面附石,細孔雜雜,或七或八。◎ 怪的意思
【卯集上 • 心】怪·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5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壞切,乖去聲。【說文】異也。【增韻】奇也。【風俗通】怪者,疑也。【白虎通】異之言怪也。凡行之詭異曰怪。【中庸】索隱行怪。
又狀貌之瑰異亦曰怪。【書·禹貢】鉛松怪石。又【莊子·逍遙遊】齊諧者,志怪者也。又氣變常,人妖物孽曰怪。【揚子·太經】怪分靑赤白黑黃,皆物怪也。又怪哉,驚歎之詞。又姓。【春秋元命苞】炎帝臣怪義。又通作傀。【周禮·春官·大司樂】大傀異烖。【註】傀猶怪也。舊音怪。俗遂作怪。又叶古僞切,音貴。【馬融·長笛賦】波散廣衍,實可異也。牚距劫遌,又足怪也。【易林】五心六意,岐道多怪。非君本懷,生我恨悔。又叶古懷切,音乖。【元稹·痁臥詩】一生常苦節,三省詎行怪。【周伯琦曰】从心圣聲。圣音怪。俗作恠,非。◎ 玉的意思
【午集上 • 玉】玉·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0
〔古文〕【唐韻】【正韻】魚欲切【集韻】【韻會】虞欲切,音獄。【說文】石之美者。玉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䚡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楊,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絜之方也。【五音集韻】烈火燒之不熱者,眞玉也。【易·鼎卦】鼎玉鉉。【疏】正義曰:玉者,堅剛而有潤者也。
又【說卦】乾爲玉爲金。【疏】爲玉爲金,取其剛之淸明也。【詩·大雅】金玉其相。【禮·聘義】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淸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于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管子·侈靡篇】玉者,隂之隂也。【白虎通】玉者,象君子之德,燥不輕,溫不重,是以君子寶之。又水玉,水精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水玉磊砢。【註】水玉,水精也。又美貌也。【公羊傳·宣十二年】是以使寡人得見君之玉面,而微至乎此。【疏】言玉面者,亦美言之也。【史記·丞相世家】如冠玉耳。又珍食曰玉食。【書·洪範】惟辟玉食。【釋文】漢書云:玉食,珍食也。又時和曰玉燭。【爾雅·釋天】四時和謂之玉燭。【疏】言四時和氣,溫潤明照,故曰玉燭。又地名。【左傳·哀十二年】宋鄭之閒有地焉,曰:彌作,頃丘,玉暢,嵒,戈,鍚。【註】凡六邑。又河名。【正字通】後晉天福中,鴻臚卿張匡鄴使于闐,著行程記。言玉河在于闐城外,其源出昆山,西流一千三百里,至于闐界,疏爲三河,一白玉河,二綠玉河,三黑玉河。五六月水漲,玉隨流而至,多寡視水小大。七八月水退可取,彼人謂之撈玉。又關名。【前漢·張騫傳】酒泉列亭鄣至玉門矣。【註】玉門關在龍勒界。又星名。【後漢·郞顗傳】從西方天苑趨,左足入玉井。【註】參星下四小星爲玉井。又木名。【山海經】開明北有文玉樹。【註】五釆玉樹。又草名。【爾雅·釋草】蒙,玉女。【註】女蘿別名。又【正字通】寒玉,竹別名。亦曰綠玉。又鳥名。【前漢·司馬相如傳】鴐鵞屬玉。【郭註】屬玉似鴨而大,長頸,赤目,紫紺色。又觀名。【前漢·宣帝紀】行幸萯陽宮屬玉觀。【註】晉灼曰:屬玉,水鳥,以名觀也。又蚌名。【爾雅·釋魚·蜃小者珧註】珧,玉珧,卽小蚌。又姓。【史記·封禪書】濟南人公玉帶。【註】公玉,姓。帶,名。【風俗通】齊濬王臣有公玉冉。又愛也,成也。【詩·大雅】王欲玉女,是作大諫。【註】玉,寶愛之意。【張載·西銘】貧賤憂戚,庸玉女于成也。又【廣韻】息逐切。【集韻】息六切,音肅。【廣韻】朽玉。又琢玉工。【集韻】或作璛。又姓。【史記·封禪書公玉帶註】索隱曰:玉又音肅。【後漢·光武紀】留太守玉况爲大司徒。【註】玉,音肅,京兆人。又【廣韻】相玉切【集韻】須玉切,音粟。西戎國名。亦姓。又【五音集韻】許救切,音齅。篆玉工也。又【韻補】叶音域。【漢費鳳】體履柔和,溫其如玉,修孝友于閨門,執忠謇于王室。【易林】鈆刀攻玉,堅不可得。盡我筋力,胝繭爲疾。又叶音龠。【易林】桑華腐蠹,衣敝如絡。女工不成,絲帛爲玉。又叶音迂。【洞頌】韞產寶玉,叶含耀明珠。【說文】王象三王之連,丨其貫也。【註】徐曰:王中畫近上,王三畫均。李陽冰曰:三畫正均,如貫王也。【類篇】隸始加點,以別帝王字。【六書精蘊】帝王之王,一貫三爲義。三者,天,地,人也。中畫近上,王者法天也。珠王之王,三畫相均,象連貫形。俗書不知帝王字中畫近上之義,加點于旁以別之。◎ 嶔的意思
【寅集中 • 山】嶔·康熙筆画:15·部外筆画:12
【廣韻】去金切【集韻】虛金切【韻會】【正韻】祛音切,音欽。【玉篇】嶔崟,山勢聳立貌。【釋名】嶔,欠也。開張其口嶔嶔然。【范曄洛遊應詔詩】隨山上嶇嶔。【杜甫·阻雨不得歸瀼西詩】安得輟兩足,藜杖出嶇嶔。【集韻】或作䃢廞。
又通作唫。【穀梁傳·僖三十三年】巖唫之下。【釋文】音欽。又【集韻】【類篇】丘廉切,音。義同。◎ 岑的意思
【寅集中 • 山】岑·康熙筆画:7·部外筆画:4
【廣韻】鋤針切【集韻】【韻會】【正韻】鉏簪切,音涔。【說文】山小而高。【謝靈運·登臨海嶠詩】明登天姥岑。【張衡·南都賦】幽谷嶜岑。【註】嶜岑,峻極貌。
又國名。【正字通】周文王封異母弟燿之子渠爲岑子,今梁國有岑亭。又姓。望出南陽。【風俗通】古岑子國之後。後漢有岑彭,明岑義。又【集韻】牛錦切,吟上聲。崖岸也。【莊子·徐無鬼】未始離於岑。
总述:诗句石怪玉嶔岑出自《乐天是月长斋鄙夫此时愁卧里闾非远云雾难披因以…惊禅》。作者是唐朝诗人刘禹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