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僧院不求诸处好
- 拼音
- sēng yuàn bù qiú zhū chù hǎo
- 平仄
- 平仄仄平平仄仄
- 韵脚
- 上声十九皓、去声二十号
- 上一句
- 夜地房前小竹声
- 下一句
- 转经唯有一窗明
「僧院不求诸处好」出自:《题诜法师院》
三年说戒龙宫里,巡礼还来向水行。多爱贫穷人远请,
长修破落寺先成。秋天盆底新荷色,夜地房前小竹声。
僧院不求诸处好,转经唯有一窗明。
长修破落寺先成。秋天盆底新荷色,夜地房前小竹声。
僧院不求诸处好,转经唯有一窗明。
「僧院不求诸处好」作者: 王建
「僧院不求诸处好」辞典释义
◎ 僧院的意思
⒈ 寺院。
◎ 不的意思
【子集上 • 一】不·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3
〔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䳡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又未定之辭也。【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又姓。【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又【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詩·小雅】鄂不韡韡。【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陸璣詩疏】柎作跗。【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又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又【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又與丕同。【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秦·和鐘銘】不顯皇祖。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又【韻補】叶補美切,音彼。【荀子·賦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求的意思
【巳集上 • 水】求·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2
【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渠尤切,音裘。【說文】索也。【增韻】覓也,乞也。【易·乾卦】同氣相求。【詩·大雅】世德作求。
又招來也。【禮·學記】發慮憲,求善良。又等也。【書·康誥】用康乂民作求。【傳】求,等也。言爲等匹於商先王也。又山水名。【山海經】歷石山東南一百里曰求山。求水出于其上,潛于其下。又姓。【三輔決錄】漢有求仲。又與裘通。【說文】裘字,古省作求。又與球通。【柳宗元·饗軍堂記】琉球作流求。又【集韻】恭于切,音拘。與蛷同。肌蛷,蟲名。或省作求。又【韻補】叶渠之切,音奇。【班昭·東征賦】貴賤貧富不可求兮,正身履道以俟時兮。又叶彊於切,音渠。【陳琳·大荒賦】雖遊目於西極兮,大道卷而未舒。仍皇靈之攸暢兮,爰稽余之所求。又叶巨九切,音臼。【易林】春栗夏梨,少鮮希有。斗阡石萬,貴不可求。◎ 诸处的意思
⒈ 他处。
引唐 元稹 《放言》诗之三:“必若乖龙在诸处,何须惊动自来人?”
唐 白居易 《龙门下作》诗:“筋力不将诸处用,登山临水咏诗行。”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崔玄微》:“主人甚贤,只此从容不恶,诸处亦未胜於此也。”⒉ 处处;各处。
引唐 王建 《题詵法师院》诗:“僧院不求诸处好,转经唯有一窗明。”
宋 张先 《醉垂鞭》词:“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水浒传》第五二回:“次日陞厅,便行移公文,诸处缉捕,捉拿 朱仝 正身。”◎ 好的意思
【丑集下 • 女】好·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3
〔古文〕【唐韻】呼皓切【集韻】【韻會】【正韻】許皓切,蒿上聲。美也,善也。【詩·鄭風】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又相善也。【詩·衞風】永以爲好也。又好會也。【周禮·春官】琬圭以結好。【左傳·文十二年】藉寡君之命,結二國之好。又人名。張好好,年十三,姣麗善歌,杜牧置樂籍中。見【唐書·杜牧傳】。又曲名。武夷君于山頂會鄕族,仙樂競奏,唱人閒好。見【武夷山志】。又【廣韻】呼到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到切,音耗。【說文】愛而不釋也。女子之性柔而滯,有所好,則愛而不釋,故於文,女子爲好。【詩·唐風】中心好之。又孔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璧羨尺好,三寸以爲度。【註】羨,徑也。璧羨,以起度也。好,璧孔也。又姓。見【纂文】。又叶呼厚切,音吼。【王褒·講德論】毛嬙西施,善毀者不能蔽其好。嫫母倭傀,善譽者不能揜其醜。又叶滂佩切,音配。【楚辭·九章】自前世之嫉賢兮,謂蕙若其不可佩。妒佳冶之芬芳兮,母姣而自好。又叶呼切,音詬。【詩·唐風】豈無他人,維子之好。叶上究。
总述:诗句僧院不求诸处好出自《题诜法师院》。作者是唐朝诗人王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