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筋力不将诸处用
- 拼音
- jīn lì bù jiāng zhū chù yòng
- 平仄
- 平仄仄平平仄仄
- 韵脚
- 去声二宋
- 上一句
- 拟作闲人过此生
- 下一句
- 登山临水咏诗行
「筋力不将诸处用」出自:《龙门下作》
龙门涧下濯尘缨,拟作闲人过此生。
筋力不将诸处用,登山临水咏诗行。
筋力不将诸处用,登山临水咏诗行。
「筋力不将诸处用」作者: 白居易
「筋力不将诸处用」辞典释义
◎ 筋力的意思
⒈ 犹体力。
引《礼记·曲礼上》:“贫者不以货财为礼,老者不以筋力为礼。”
《后汉书·独行传·刘茂》:“少孤,独侍母居。家贫,以筋力致养,孝行著於乡里。”
鲁迅 《花边文学·商贾的批评》:“农民省几斗米去出售,工人用筋力去换钱。”⒉ 方言。指食物等的韧性。筋骨之力。
引汉 王充 《论衡·物势》:“夫物之相胜,或以觔力,或以气势,或以巧便。”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一折:“母亲也年纪高,觔力乏。”例如:绿豆粉皮的筋力大。
如:这种纸有筋力。◎ 不的意思
【子集上 • 一】不·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3
〔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䳡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又未定之辭也。【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又姓。【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又【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詩·小雅】鄂不韡韡。【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陸璣詩疏】柎作跗。【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又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又【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又與丕同。【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秦·和鐘銘】不顯皇祖。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又【韻補】叶補美切,音彼。【荀子·賦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将的意思
【寅集上 • 寸】将·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8
〔古文〕【廣韻】卽良切【集韻】【韻會】【正韻】資良切,音漿。【說文】本將帥字。一曰有漸之辭。【蘇林曰】將,甫始之辭。【易·繫辭】是以君子將有爲也,將有行也。
又【公羊傳·莊三十二年】君親無將,將而誅焉。【師古註】將有其意也。又抑然之辭。【楚辭·卜居】寧誅鋤草茆以力耕乎,將遊大人以成名乎。又且也。【詩·小雅】將安將樂。又【廣韻】養也。【詩·小雅】不遑將父。又助也。【史記·司馬相如傳】補過將美。又送也。【詩·召南】百兩將之。【邶風】之子于歸,遠于將之。又大也。【詩·小雅】亦孔之將。【商頌】我受命溥將。又承也,奉也,行也。【詩·商頌】湯孫之將。【書·胤征】今予以爾有衆,奉將天罰。【註】將,行也。又【增韻】賚也,持也,與偕也。【正韻】扶持也。【詩·小雅】無將大車。【左傳·莊二十一年】鄭伯將王,自圉門入。又進也。【詩·周頌】日就月將。又從也,隨也。【前漢·郊祀歌】九夷賔將。又【詩·小雅】鮮我方將。【註】壯也。又【楚辭·九辯】恐余壽之弗將。【註】長也。又【詩·大雅】在渭之將。【註】側也。又去也。【荀子·賦論篇】時幾將矣。【註】言時事已去,不可復也。又姓。後趙常山太守將容。又干將,古劒工。【張揖曰】韓王劒師名,今名劒曰干將。又【集韻】【正韻】千羊切【韻會】七羊切,音鏘。請也,幾願辭也。【詩·衛風】將子無怒。【小雅】將伯助予。又聲也。【詩·鄭風】佩玉將將。又嚴正貌。【詩·大雅】應門將將。又集也。【詩·周頌】磬筦將將。又【唐韻】卽諒切【韻會】【正韻】子諒切,音醬。【廣韻】將帥也。【增韻】將之也。【禮·記註】方氏曰:才足以將物而勝之之謂將,智足以帥物而先之之謂帥。又叶卽兩切,音獎。【詩·大雅】天不我將。叶下往。◎ 诸处的意思
⒈ 他处。
引唐 元稹 《放言》诗之三:“必若乖龙在诸处,何须惊动自来人?”
唐 白居易 《龙门下作》诗:“筋力不将诸处用,登山临水咏诗行。”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崔玄微》:“主人甚贤,只此从容不恶,诸处亦未胜於此也。”⒉ 处处;各处。
引唐 王建 《题詵法师院》诗:“僧院不求诸处好,转经唯有一窗明。”
宋 张先 《醉垂鞭》词:“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水浒传》第五二回:“次日陞厅,便行移公文,诸处缉捕,捉拿 朱仝 正身。”◎ 用的意思
【午集上 • 用】用·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0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余頌切,容去聲。【說文】可施行也。【易·乾卦】初九,潛龍勿用。【疏】唯宜潛藏,勿可施用。【書·臯陶謨】天討有罪,五五用哉。
又【廣韻】使也。【左傳·襄二十六年】惟楚有材,晉實用之。【杜甫詩】古來才大難爲用。又功用。【易·繫辭】顯諸仁,藏諸用。【疏】謂潛藏功用,不使物知,是藏諸用也。【論語】禮之用,和爲貴。又貨也。【書·大禹謨】正德利用厚生。【疏】謂在上節儉,不爲糜費,以利而用,使財物殷阜。【禮·王制】冢宰制國用,必於歲之杪,五穀皆入,然後制國用。又以也。【詩·小雅】謀夫孔多,是用不集。【古樂府】何用識夫壻,白馬從驪駒。又庸也。【論語】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又【增韻】器用也。【書·微子】今殷民乃攘竊神祇之犧牷牲用以容。【傳】器實曰用。【左傳·襄二十五年】我先王賴其利器用也。又【廣韻】通也。又姓。漢有用蚪,爲高唐令。又【韻補】叶餘封切,音容。【詩·小雅】謀臧不從,不臧覆用。【陸賈新語】大化絕而不通,道德施而不用。【又】立則爲太山衆本之宗,仆則爲萬世之用。又【六書正譌】周伯琦曰:用,古鏞字,鐘也。古㱁識,商鐘寅簋鐘字皆作用,後人借爲施用字。
总述:诗句筋力不将诸处用出自《龙门下作》。作者是唐朝诗人白居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