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铜瓶未失水
- 拼音
- tóng píng wèi shī shuǐ
- 平仄
- 平平仄仄仄
- 韵脚
- 上声四纸
- 上一句
- 时清瑶殿深
- 下一句
- 百丈有哀音
「铜瓶未失水」出自:《铜瓶》
乱后碧井废,时清瑶殿深。铜瓶未失水,百丈有哀音。
侧想美人意,应非寒甃沉。蛟龙半缺落,犹得折黄金。
侧想美人意,应非寒甃沉。蛟龙半缺落,犹得折黄金。
「铜瓶未失水」作者: 杜甫
「铜瓶未失水」辞典释义
◎ 铜的意思
【戌集上 • 金】铜·康熙筆画:14·部外筆画:6
【唐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說文】赤金也。【本草集解】銅有赤白靑三種。赤銅出川廣雲貴等處,山中土人穴山采礦,鍊取之。白銅出雲南,靑銅出南番。【廣韻】金之一品。【前漢·律歷志】凡律度量用銅者,取爲物至精,不爲燥濕寒暑變節,不爲霜露風雨攺形也。
又自然銅。一名石髓鉛。又銅靑。【本草集解】銅之精華,卽空綠,以次空靑也。【抱朴子·金丹卷】銅靑塗脚,入水不腐。又地名。【左傳·成九年】執諸銅鞮。【註】銅鞮,晉別縣,在上黨。【前漢·地理志】益州郡銅瀨縣。又山名。【前漢·吳王濞傳】吳有豫章郡銅山。又官名。【前漢·百官公卿表】水衡都尉屬官有辨銅令丞。【註】辨銅,主分別銅之種類也。又宮名。【左傳·襄三十一年】銅鞮之宮數里。【註】銅鞮,晉離宮。又人名。【前漢·古今人表】銅鞮伯華。又【前漢·宣帝紀】金芝九莖,產于函德殿銅池中。【註】銅池,承霤也。以銅爲之。又【古今注】秦始皇有名馬曰銅爵。又【史記·孝文本紀】初與郡國守相爲銅虎符。又與洞通。【山海經】洞庭之山。【註】洞,或作銅。◎ 瓶的意思
【午集上 • 瓦】瓶·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6
【正字通】俗甁字。
◎ 未的意思
【辰集中 • 木】未·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1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
又【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又【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又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失水的意思
⒈ 谓鱼、龙等离开河海,失所凭依。
引《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碭而失水,则蚁能苦之。”
汉 贾谊 《惜誓》:“神龙失水而陆居兮,为螻蚁之所裁。”
唐 李商隐 《重有感》诗:“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⒉ 医学上谓因呕吐、腹泻等使人体失去大量水分的现象。
总述:诗句铜瓶未失水出自《铜瓶》。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