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今春扶病移沧海
- 拼音
- jīn chūn fú bìng yí cāng hǎi
- 平仄
- 平平平仄平平仄
- 韵脚
- 上声十贿
- 下一句
- 几度承恩对白花
「今春扶病移沧海」出自:《答窦拾遗卧病见寄》
今春扶病移沧海,几度承恩对白花。送客屡闻帘外鹊,
销愁已辨酒中蛇。瓶开枸杞悬泉水,鼎炼芙蓉伏火砂。
误入尘埃牵吏役,羞将簿领到君家。
销愁已辨酒中蛇。瓶开枸杞悬泉水,鼎炼芙蓉伏火砂。
误入尘埃牵吏役,羞将簿领到君家。
「今春扶病移沧海」作者: 包佶
「今春扶病移沧海」辞典释义
◎ 今的意思
【子集中 • 人】今·康熙筆画:4·部外筆画:2
◎ 春的意思
【辰集上 • 日】春·康熙筆画:9·部外筆画:5
〔古文〕萅旾【廣韻】昌脣切【集韻】【韻會】樞倫切,蠢平聲。【爾雅·釋天】春爲靑陽。【註】氣淸而溫陽。【周禮·春官·宗伯疏】春者出生萬物。【公羊傳·隱元年】春者何,歲之始也。【註】春者,天地開闢之端,養生之首,法象所出。昏斗指東方曰春。【史記·天官書】東方木主春。【前漢·律歷志】陽氣動物,於時爲春。春,蠢也。物蠢生,廼動運。
又姓。【何氏姓苑】春申君黃歇之後。又酒名。【唐國史補】酒有郢之富水春,烏程之若下春,滎陽之上窟春,富平之石東春,劒南之燒春。又花名。【花木考】鸎粟別種名麗春。又【集韻】尺尹切,音蠢。【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張皮侯而棲鵠,則春以功。【註】春讀爲蠢。蠢,作也,出也。◎ 扶病的意思
⒈ 支撑病体。亦指带病工作或行动。
引《礼记·问丧》:“身病体羸,以杖扶病也。”
唐 包佶 《答窦拾遗卧病见寄》诗:“今春扶病移沧海,几度承恩对白光。”
《明史·杨慎传》:“扶病驰万里,惫甚。”
《红楼梦》第一〇八回:“凤姐 也不敢推辞,在 贾母 前扶病承欢。”◎ 移的意思
【午集下 • 禾】移·康熙筆画:11·部外筆画:6
【唐韻】弋支切【集韻】【韻會】余支切【正韻】延知切,音匜。【說文】禾相倚移也。【六書故】移秧也。凡種稻先苗之後移之。
又【說文】一曰禾名。又遷也。【韻會】今遷徙之迻借作移。【書·多士】移爾遐逖。又【廣韻】易也,延也。【博雅】轉也。【書·畢命】世變風移。【禮·大傳】絕族無移服。【疏】在旁而及曰移。言不延移及之。又【玉藻】疾趨則欲發,而手足毋移。【疏】移謂靡匜搖動也。又【廣韻】遺也。【博雅】移,脫遺也。又官曹公府不相臨敬,則爲移書箋表之類也。【前漢·公孫弘傳】弘乃移病免歸。【註】移書言病。【後漢·光武紀】於是致僚屬作文移。【註】文書移於屬縣。又姓。【風俗通】漢弘農太守移良。又山名。【水經注】沅水源出許山,流注於熊溪,熊溪南帶移山,山本在水北,夕中風雨,旦而山移水南,故名。又通作施。【前漢·衞綰傳】劒者,人之所施易,獨至今乎。【如淳註】施,讀曰移。言劒者人所好,故多數移易貿換之也。又【集韻】【韻會】以豉切,音異。【禮·郊特牲】以移民也。【註】移之言羨也。【疏】以蜡祭豐饒,皆醉飽酒食,使人歆羨也。又【曹植·鷂雀賦】雀得鷂言,意甚不移目如擘椒,跳蕭二翅。【註】移,遷也。又【集韻】敞切,音侈。【禮·表記】衣服以移之。【註】移讀如水汜移之移。猶廣大也。又叶牛何切,音俄。【楚辭·七諫】淸泠泠而殲滅兮,溷湛湛以日多。梟鴞旣以成羣兮,鶴弭翼而屛移。◎ 沧海的意思
⒈ 大海。
引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观德》:“故受命而海内顺之,犹众星之共北辰,流之宗沧海也。”
宋 苏轼 《清都谢道士真赞》:“一江春水东流,滔滔直入沧海。”
明 林鸿 《金鸡岩僧室》诗:“夜来沧海寒,梦遶波上月。”
瞿秋白 《赤都心史》九:“皓月落沧海,碎影摇万里。”⒉ 我国古代对 东海 的别称。参见“东海”。
引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东临 碣石,以观 沧海。”
《初学记》卷六引 晋 张华 《博物志》:“东海 之别有 渤澥,故 东海 共称 渤海,又通谓之 沧海。”⒊ 神话中的海岛名。
引《海内十洲记·沧海岛》:“沧海岛 在 北海 中。地方三千里,去岸二十一万里,海四面绕岛,各广二千里,水皆苍色,仙人谓之 沧海 也。”
总述:诗句今春扶病移沧海出自《答窦拾遗卧病见寄》。作者是唐朝诗人包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