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蛙声篱落下

诗句
蛙声篱落下
拼音
 wā shēng lí là xià
平仄
平平平仄仄
韵脚
上声二十一马、去声二十二祃
上一句
知君终日闲
下一句
草色户庭间

「蛙声篱落下」出自:《过贾岛野居》

青门坊外住,行坐见南山。此地去人远,知君终日闲。
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好是经过处,唯愁暮独还。

「蛙声篱落下」作者:

张籍(768─830),字文昌,原籍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后移居和州(今安徽省和县)。贞元十四年进士,曾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官职。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张籍早年生活贫苦,后来官职也较低微。他所生活的时代,正是代宗李豫、德宗李…

「蛙声篱落下」辞典释义

◎ 蛙声的意思

⒈  蛙的叫声。

唐 张籍 《过贾岛野居》诗:“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
南唐 伍乔 《何明府见访》诗:“马嘶穷巷蛙声息辙到衡门草色开。”
宋 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稻花香里説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元 杨载 《赠孙思顺》诗:“薰风池馆蛙声老,落日帘櫳燕子飞。”

◎ 篱落的意思

⒈  即篱笆。参见“篱笆”。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贫无僮僕,篱落顿决。荆棘丛於庭宇,蓬莠塞乎阶霤。”
唐 柳宗元 《田家》诗之二:“篱落隔烟火农谈四邻夕。”
元 赵孟頫 《题耕织图》诗之十四:“列树徧阡陌,东西各纵横。岂容篱落间,採叶惮远行。”
清 赵翼 《野菊》诗:“多少秋芳入贵家,独餘篱落几寒葩。”

⒉  喻外蕃,屏障。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下》:“要害之处,通山川之道,调立城邑,毋下千家,为中国造篱落。”

◎ 下的意思

【子集上 • 一】下·康熙筆画:3·部外筆画:2

〔古文〕丅【廣韻】胡雅切【集韻】【韻會】【正韻】亥雅切,遐上聲。在下之下,對上之稱。【易·乾·文言】本乎地者親下。
【說文】底也。【玉篇】後也。
賤也。
【儀禮·士相見禮】始見于君,執摯至下。【鄭註】下謂君所。【賈疏】不言所而言下者。凡臣視袷已下,故言下也。
【集韻】【韻會】亥駕切,遐去聲。【正韻】降也,自上而下也。【易·屯卦】以貴下賤。【詩序】君能下下。
【爾雅·釋詁】下,落也。【郉疏】下者,自上而落也。草曰零,木曰落。
去也。【周禮·夏官·司士】歲登,下其損益之數。
【韻補】叶後五切,音戶。【詩·召南】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與女叶。【吳棫曰】毛詩下字一十有七,陸德明皆此讀。【第·古音考】與吳同。
叶胡佐切,音賀。【曹丕·寡婦賦】風至兮淸厲,隂雲曀兮雨未下。伏枕兮忘寐,逮乎朝兮起坐。

总述:诗句蛙声篱落下出自《过贾岛野居》。作者是唐朝诗人张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