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句

送老时时放酒狂

诗句
送老时时放酒狂
拼音
 sòng lǎo shí shí fàng jiǔ kuáng
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
下平七阳
上一句
迎春日日添诗思
下一句
除却髭须白一色

「送老时时放酒狂」出自:《闲出觅春,戏赠诸郎官》

年来数出觅风光,亦不全闲亦不忙。放鞚体安骑稳马,
隔袍身暖照晴阳。迎春日日添诗思,送老时时放酒狂
除却髭须白一色,其馀未伏少年郎。

「送老时时放酒狂」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

「送老时时放酒狂」辞典释义

◎ 送的意思

【酉集下 • 辵】送·康熙筆画:13·部外筆画:6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蘇弄切,音。【說文】遣也。【詩·邶風】遠送于野。【禮·曲禮】使者歸,則必拜送于門外。
【增韻】將也。【儀禮·聘禮】賔再拜稽首,送幣。【又】公拜送醴。
【正韻】贈行曰送。【詩·秦風】我送舅氏
株送,罪人相牽引也。【前漢·食貨志】廼徵諸犯,令相引數千人,名株送。【註】先至者爲魁株,被牽引者爲其根株所送也。
目送,以目相送也。【左傳·桓元年】目逆而送之。【史記·留侯世家】四人趨出,上目送之。
縱送,善射之貌。【詩·鄭風】抑縱送忌。【註】舍拔曰縱,覆彇曰送。【玉篇】籀文作。

◎ 老的意思

【未集中 • 老】老·康熙筆画:6·部外筆画:0

〔古文〕【廣韻】盧皓切【集韻】【韻會】【正韻】魯皓切,音栳。【說文】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須髮變白也。【禮·曲禮】七十曰老而傳。【公羊傳·宣十一年】使帥一二耋老而綏焉。【註】六十稱耋,七十稱老。
【詩·鄭風】與子偕老。【疏】沒身不衰也。【禮·祭義】貴老。爲其近于親也。
【周禮·地官·鄕老註】老,尊稱也。
【儀禮·聘禮】授老幣。【註】老賔之臣。【疏】大夫家臣稱老。
【禮·曲禮】國君不名卿老。【註】卿老亦卿也。
【禮·王制】天子之老。【註】老謂上公。
【禮·禮運】三老在學。【註】乞言,則受之三老。【左傳·昭三年】三老凍餒。【註】三老,謂上壽、中壽、下壽,皆八十已上。
【左傳·隱三年】桓公立,乃老。【註】老,致仕也。
【列子·天瑞篇】老,耄也。
姓。【廣韻】宋有老佐。
【韻補】叶朗口切。【釋名】老,朽也。【史記·律書】酉者,萬物之老也。
【韻補】叶滿補切,姥當以此得聲。【班固·西都賦】若臣者,徒觀迹於舊墟,聞之乎故老。十分未得其一端,故不能徧舉也。

◎ 时时的意思

⒈  常常。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袁盎 虽家居, 景帝 时时使人问筹策。”
唐 李咸用 《题刘处士居》诗:“溪鸟时时窥户牖山云往往宿庭除。”
杨朔 《潼关之夜》:“河水在暗夜里闪动着黑亮的波光,时时还有一点两点潮湿的渔火浮动在水面上。”

◎ 放的意思

【卯集下 • 攴】放·康熙筆画:8·部外筆画:4

〔古文〕匸【唐韻】【集韻】【韻會】甫妄切,音舫。【說文】逐也。【小爾雅】棄也。【書·舜典】放驩兜于崇山。【疏】放逐。【左傳·宣元年】晉放其大夫胥甲父于衞。【註】放者,受罪黜免,宥之以遠。
【書·武成】放牛于桃林之野。【疏】據我釋之,則云放。
【禮·曲禮】毋放飯。【註】去手餘飯於器中。
【左傳·昭十六年】獄之放紛。【註】放,縱也。
【論語】隱居放言。【何晏註】放,置也,不復言世務。
【孟子】如追放豚。【趙岐註】放逸之豕。
【博雅】妄也。【玉篇】散也。【增韻】肆也,捨也。【正韻】廢也。
【廣韻】分兩切【集韻】甫兩切【正韻】妃兩切,音昉。同倣。學也。【玉篇】比也。【類篇】效也。【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勳。【疏】能放效上世之功。
【周禮·天官】食醫,凡君子之食恆放焉。【註】放,猶依也。
【孟子】放乎四海。【趙岐註】放,至也。
【集韻】分房切。方,或作放,倂船也。【前漢·禮樂志】神裴回若留放,殣冀親以肆章。【說文】从攴作放。放字原从攴作。

◎ 酒狂的意思

⒈  指纵酒使气的人。

《汉书·盖宽饶传》:“无多酌我,我迺酒狂。”
宋 王安石 《三月十日韩子华招饮归城》诗:“酒狂有持梧桐板,暴謔一似《渔阳挝》。”
《红楼梦》第三八回:“长安公子 因花癖, 彭泽先生 是酒狂。”

⒉  谓纵酒使气。

唐 白居易 《闲出觅春戏赠诸郎官》诗:“迎春日日添诗思送老时时放酒狂。”
《敦煌变文集·故圆鉴大师二十四孝押座文》:“休消贿货躭婬慾,莫恼慈亲纵酒狂。”

总述:诗句送老时时放酒狂出自《闲出觅春,戏赠诸郎官》。作者是唐朝诗人白居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