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句
- 昔人已乘黄鹤去
- 拼音
- xī rén yǐ chéng huáng hè qù
- 平仄
- 仄平仄平平仄仄
- 韵脚
- 上声六语、去声六御
- 下一句
- 此地空余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的意思,全诗译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昔人已乘黄鹤去」出自:《黄鹤楼 / 登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昔人已乘黄鹤去」作者: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辞典释义
◎ 昔人的意思
⒈ 古人,从前的人。
引《管子·小匡》:“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 河 出图, 雒 出书。”
宋 秦观 《和裴仲谟摘白须行》:“所以 梵志 云:昔人已非昔。”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昔人云:画鬼魅易,画狗马难。”◎ 已的意思
【寅集中 • 己】已·康熙筆画:3·部外筆画:0
【廣韻】羊己切【集韻】【韻會】【正韻】養里切,音以。【玉篇】止也,畢也,訖也。【廣韻】成也。【集韻】卒事之辭。【易·損卦】已事遄往。
又【玉篇】退也。【廣韻】去也,棄也。【書·堯典】試可乃已。【論語】三已之。又太也。【廣韻】已,甚也。【孟子】仲尼不爲已甚者。【註】不欲爲已甚,太過也。又【廣韻】過事語辭。【史記·灌夫傳】已然諾。【註】索隱曰:謂已許諾,必使副其前言也。又【類篇】語已也。【增韻】語終辭。【前漢·梅福傳】亦無及已。又踰時曰已而。【史記·高帝紀】已而有娠。又與以通。【荀子·非相篇】人之所以爲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前漢·張良傳】殷事以畢。又【廣韻】【集韻】羊吏切,音異。義同。◎ 乘的意思
【子集上 • 丿】乘·康熙筆画:10·部外筆画:9
〔古文〕【唐韻】食陵切【集韻】【韻會】神陵切,音繩。【廣韻】駕也,登也。【易•乾卦】時乘六龍以御天。
又因也。【孟子】不如乘勢。【老子•道德經】乗乗兮若無所歸。又治也。【詩•豳風】亟其乘屋。又勝也。【周語】乘人不義陵也。又計也。【周禮•夏官•槀人】乘其事,試其弓弩,以下上其食而誅賞。又姓。漢煮棗侯乗昌。又【廣韻】【韻會】實證切【集韻】石證切,音剩。車也。【詩•小雅】元戎十乘,以先啓行。又物雙曰乘。【左傳•僖三十三年】弦高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揚子•方言】雙鴈曰乘。又物四數皆曰乘。【禮•少儀】乘壺酒。【孟子】發乗矢。又乗丘,地名。【爾雅•釋地註】乗丘,形似車乘也。又草名。【爾雅•釋草】望乘車。【註】可爲索,長丈餘。又【韻會】乘者,載也。取載事爲名。【孟子】晋之乗。◎按《韻瑞》引晋乘入平聲,誤。今宗譜曰家乘,義與史乘通。又【傳燈錄】禪有淺深階級,一小乘,一大乘。頓悟自心無漏智,此心卽佛,曰最上乘。【宋沙門契嵩•原敎篇】五乘皆統之於三藏。一人乗,二天乗,三聲聞乗,四緣覺乘,五菩薩乘。後三乘導其徒出世也。前二乗以欲不可輒去,就其情而制之也。皆去聲。又【集韻】諸應切,音證。姓也。【說文】本作椉。◎ 黄鹤的意思
⒈ 鸟名。即鹤。
引南朝 宋 汤惠休 《杨花曲》之二:“江 南相思引,多叹不成音。黄鹤西北去,衔我千里心。”
北周 庾信 《小园赋》:“黄鹤戒露,非有意於轮轩;爰居避风,本无情於鐘鼓。”
倪璠 注引 周处 《风土记》:“鸣鹤戒露。”⒉ 鸟名。即黄鹄。参见“黄鵠”。
引唐玄宗 《春台望》诗:“太液池 中下黄鹤, 昆明水 上映牵牛。”
唐 崔湜 《大漠行》:“近见行人畏白龙,遥闻公主愁黄鹤。”⒊ 喻贤才,大才。
引唐 沉佺期 《黄鹤》诗:“黄鹤佐丹凤,不能羣白鷴。”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五:“方知黄鹤举,千里独徘徊。”
唐 岑参 《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潜虬且深蟠,黄鹤飞未晚。”
陈铁民 等校注:“古人常把‘黄鹤’与‘黄鵠’混而为一,相传黄鵠是一种极善于高飞的大鸟……这里以‘潜虬’‘黄鹤’喻 王昌龄,谓其有大才,姑且隐伏待时,日后飞腾,亦不为晚。”⒋ 后以“黄鹤”比喻一去不返的事物。
引唐 崔颢 《黄鹤楼》诗:“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餘 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四回:“本来当日定亲的地方不好,跑到那‘黄鹤一去不復返’的去处定个亲,此刻闹得新娘变了黄鹤了,为之奈何!”
清 讴歌变俗人 《醒世缘弹词》第九回:“到他房内去搜寻,黄鹤无踪不见形。”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七:“刘先生 去了,但从此以后便渺如黄鹤。”◎ 去的意思
【子集下 • 厶】去·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3
【唐韻】【集韻】【韻會】丘據切,墟去聲。【說文】人相違也。【廣韻】離也。【增韻】來去,離去,去就之去。【玉篇】行也。【史記·莊助傳】汲黯招之不來,麾之不去。
又棄也。【後漢·申屠剛傳】愚聞人所歸者,天所與。人所畔者,天所去也。又【唐韻】羌舉切【集韻】【韻會】口舉切【正韻】丘舉切,墟上聲。【集韻】徹也。又藏也。【前漢·蘇武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註】去,收藏也。又【集韻】或作弆。【前漢·遵傳】遵善書,與人尺牘,皆藏弆以爲榮。【註】弆,亦藏也。又【韻會】【正韻】丘於切,音墟。疾走。【正字通】同驅。【詩·小雅】鳥鼠攸去,君子攸芋。【左傳·僖十五年】秦伯伐晉。卜之,曰:千乘三去,三去之餘,獲其雄狐。
总述:诗句昔人已乘黄鹤去出自《黄鹤楼 / 登黄鹤楼》。作者是南北朝诗人崔颢。